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单元速记·巧练(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VIP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单元速记·巧练(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检测卷】

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2.贞元八年(792年)七月,河南、河北、江、淮、荆等四十余州大水,宰相陆贽奏请德宗遣使赈抚,上许为遣使,而曰“淮西贡赋既阙,不必遣使”,后陆贽说服德宗对淮西赈抚。这可用于说明()

A.相权过大影响皇帝决策 B.中央和藩镇的纷争不断

C.官府承担救济百姓责任 D.自然灾害频发影响生活

3.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4.元和元年(805年),唐政府开始规定,地方政府可用地方附加税为经费,建设和经营仓储以履行赈贷之责。至宋代,政府又先后构建“三仓”体系(如下表)以赈济灾荒。由此可推知,唐宋时期()

仓储机构

首置时间

存续时间

仓本来源

设置地点

管理模式

钱物使用

主要功能

义仓

963年

约230年

民众自出

路、州、县

中央地方两级三层

无偿表散

赈济灾荒

常平仓

992年

约280年

政府提供

路、州、县

中央地方两级三层

市场交易/借贷

平抑物价/赈济灾荒

社仓

1168年

约100年

常平仓借支或民众自出

乡社

民间自理

借贷(低息)

赈济灾荒

A.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逐渐强化 B.市场机制在社会救济中占据主导

C.社会救济机构呈日益完善的特点 D.国家灾荒救济职责呈现下移趋势

5.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

6.延载元年(694)八月敕:“诸户口计年将入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一定以后,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这种户籍管理办法是(?)

A.黄籍登记 B.白籍土断 C.貌阅之法 D.诸色户计

7.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户籍还有军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A.缓和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 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

8.《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天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这说明

A.《实录》与《户帖》,都是第二手史料

B.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

C.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

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

9.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监察御史朱克简在《题为停造无益之黄册事》中奏称:“臣等细查科臣移送旧造黄册,系崇祯十五年(1642年),竟预造至二十四年,其间户口多寡,皆预定遥度,原非确数。”由此可知()

A.清朝因明朝“预造”而停造黄册 B.明朝官员为侵吞赋税而虚造黄册

C.明末赋税征收与实际户口数脱节 D.明末政治腐败导致户籍制度崩溃

10.据下表内容可知,清代的仓储保障体系()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河南道御史上疏请令民捐米谷,官方修理常平仓贮存,以备荒歉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

谕令各地方官劝谕百姓比户量力捐输,州县将输纳之姓名、数目登记于册,春夏借与乏食之民,秋收照数偿还,每岁收获以后,亦依此例奉行

雍正元年(1723年)

谕令天下有司设立社仓。凡民间收获时,随其所赢,听出粟麦,建仓贮之,以备乡里借贷,此即社仓之功能

A.有利于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B.解决了清代的粮食问题

C.加重了偏远地区农民负担 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11.13世纪时,英格兰的一则小品剧中,庄园领主在法庭上公开讨论小麦、奶酪、鸡蛋和小乳猪的价格。无独有偶,《田庄总管职责》也提醒领主和总管,羊毛应该论包或以一只羊一次所剪的毛为单位出售,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上述材料反映英格兰(?)

A.封建庄园制度已濒临崩溃 B.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

C.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 D.圈地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