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语言研究与文化阐释》.pdfVIP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章

《元语言研究与文化阐释》

【摘要】

通俗地说,元语言就是解释语言的语言,元语言理论的提出最早

是为了解决问题,许多双关语、字谜、幽默以及中国大量禅宗公案都

是利用对象语同解释语的对立或者不同的元语言集合来达到“反讽”

等效果。现代社会中,元语言冲突还对人们尤其是不同社会群体的文

化阐释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

元语言;冲突;文化阐释

元语言理论是为解决问题提出的。历史上最早的是古希腊的“说

谎者”:一个克里特岛人说,“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如这句话

是真的,那它就是谎话,这句话又为假;如这句话是假的,它就不是

谎话,这句话又成真。

所谓元语言,是指用于指称或描述语言的语言(lyonsxx),它不

涉及话语的真值内容,它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不是直接地传递命题信

息,而是调控说话节奏,表达特殊用意的语言成分。迄今为止,学术

界对元语言的理解不尽一致。刘福长认为,用以代表或指称外部世界

事物的语言叫做“对象语言”,用以描述或解释语言本身的语言叫做

“元语言”;刘森林认为,“元语言”„„指用来对目标语进行描述、评

论和观察的语言,目标语则是被元语言描述的对象;“元语言”的界

定与如何理解对象语言密切相关,有的把对象语言理解为描述外部世

界的语言,有的把对象语言理解为元语言的描述对象,后一种显然宽

精品文章

泛些。李葆嘉指出“就元语言是分析和描写‘对象语言’的语言或一

套符号而言,这一理解与逻辑学的元语言相同。就元语言‘如用来解

释另一个词的词或外语教学中的本族语’,这一理解与逻辑学中的元

语言已经有别,这一解说不仅包含用一种自然语言来解释另一种自然

语言,而且包含以一部分词语来解释另一部分词语。”《语言学百科词

典》对“元语言”的解释是:“与‘对象语言’相对。指描写和分析

某种语言所使用的一种语言或符号集合。用汉语来说明英语,英语是

对象语言,汉语是元语言;用英语来说明英语,英语既是对象语言又

是元语言。在辞书编纂和语言教学中用于释义的语句称元语言;在语

言研究中为描写和分析语言成分特征使用的一套符号和术语„„也属

元语言。”《词汇语义学》中写道:“这里的元语言„„是狭义的,指记

录语义特征并用来分析和描写目标语言(这里是指自然语言)的更高

层次的语言,是人工创造的‘形式语言’,也叫符号语言、纯理语言、

语义标示语。”《语言学百科词典》是对元语言最广

义的理解,《词汇语义学》是对元语言最狭义的理解。参照以上

观点,从语言学的立场出发,现代汉语元语言可以分为词汇元语言和

语义元语言两大方面,前者主要包括辞书释义元语言和语言教学元语

言,后者主要包括语义分析元语言和信息处理元语言。

元语言可以分成多层,每一层元语言的结构不得不靠上一层元语

言才能描述。而上一层元语言,按塔斯基的说法,比下一层的对象语

言本质上更丰富,既然没有一个结构本身能完全自洽,元语言结构的

诸种不完整之处,各种矛盾、模糊、冲突、,靠再上一层的元元语言

精品文章

来解决。如此理解之下,元语言之间就不会有冲突:它们并不处于同

一层次,而且它们本来就是为解决下一层语言中可能的意义冲突而生

成的。

许多双关语、字谜、幽默中,也都包含了对象语与元语言的对立。

辛弃疾词“如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冷好个秋”;

骂人话“你还知道‘羞耻’两个字怎么写吗。”,都从对象语突然跳入

元语言(字的写法)。但是这里没有阐释漩涡,因为两者不在一个层

次上,实际上并不冲突,文本只是利用元语言形成一个异层次委婉语。

不同的元语言集合还可能形成“反讽”式的协同:本文的表面义

与意图义相反,在阐释中相反相成。在这种情况下,冲突的元语言集

合会重新协同。例如你的上司说“:放心,我这个人不容易生气”,

这可能是安慰,这也可能是威胁。如果是后一种情况,此话的表面义

与意图义不合,有效的阐释就应当能够从各种元语言因素(例如场合、

表情、此人一贯的行事风格)中解读出合适的意义。但是安慰与威胁

两个解读不可能并存。阐释者根据他使用元语言的能力,在阐释后只

能采用其中一义,实际上也只有一义具有真值。

又如中国大量禅宗公案之所以迷人,是基于一种“常识否认”。

例子俯拾皆是:“丹霞天然禅师于慧林

文档评论(0)

150****58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