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日本地震引发的灾害与思考
2011年3月11日,西太平洋国际海域、日本宫城县以东发生里氏9.0级地震。据统计,自有记录以来,此次地震是全球排名第五强震。
这次地震给日本造成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引发多种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许多原本繁华美丽的小镇被夷为平地,人员伤亡数量不断上升,海啸引发的滚滚巨浪,核电泄漏带来的辐射危机,以及许多具有历史的木结构房屋葬身火海,一幕幕让人触目惊心。面对自然,人类的力量是渺小的,但人类的智慧应该使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降到最低。这次日本强震值得每个人深思。结合我们在《建筑工程防灾与减灾》一课中学到的知识,我对此次日本大地震的成因、灾害和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与思考。
地震成因
我从新闻频道关注了此次地震的成因。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引发日本东北部海域地震的原因,主要由于太平洋板块,向日本列岛所在的亚欧板块下方俯冲,亚欧板块受太平洋板块挤压发生错位变形,最终反弹造成了此次地震。
发生反弹的区域,以
图表1太平洋板块挤压亚欧板块每秒3公里的速度进行扩散,最终扩散到宽200
图表1太平洋板块挤压亚欧板块
里,长500公里的范围,剧烈晃动时间长达5分钟。于此同时,海底出现几米高的隆起,大量积聚上涌的海水形成巨大的波浪,向海岸边涌去,形成巨大海啸。海浪涌进福岛县海湾,由于海湾地形呈“弓”型,海水被封闭在海湾内,并形成巨浪,反复冲击,给当地造成巨大破坏。
此次地震发生后,结合不久以前的智利地震,许多专家预计,环太平洋地震带很可能进入到了活跃期。
地震灾害
通过《建筑工程防灾与减灾》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归纳出,地震灾害主要分为4类:原生灾害、直接灾害、次生灾害、诱发灾害。其实许多自然灾害通常一环诱发一环,形成可怕的灾害链。
此次日本地震引发的直接灾害主要有房屋建筑损毁、山体滑坡、海啸,而次生灾害主要是火灾和核泄漏,同时引发大量人员伤亡、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不过就社会恐慌来看,日本民众的秩序井然的坚强生活,与中国百姓集体恐慌消费抢盐的景象比起来,强烈的对比让人深思。
建筑破坏
“杀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建筑”是地震灾害学中一句很著名的话。据日本警察厅统计,地震已造成72万座建筑损毁。
撇开山体滑坡和海啸的破坏因素,这么强烈的地震却并未导致日本楼房的全面倒塌,有些高楼仅出现扭曲状,而坚固的学校,更是承担起“避难所”的重任。无疑,日本严格的建筑规范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图表2日本的抗震建筑
山体滑坡
此次地震中,日本一些县市遭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的袭击,一些木结构房屋坍塌。部分公路断裂、桥梁坍塌,交通受到阻碍,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困难。
海啸
有专家说,这次日本海啸或是千年一遇的,它造成的破坏有目共睹。10米高海啸造成了日本很多民众的死伤和失踪、成千上万栋房屋损毁与经济财产损失。被海啸袭击的仙台机场完全瘫痪,港口数以万计的汽车被海浪肆意冲走,甚至是日本航空自卫队的飞机也在劫难逃。
图表
图表3海啸横扫日本沿海地区
火灾
日本建筑大多是传统木制机构和当代抗震钢结构,地震引发的地下管道发生破裂,燃气泄露遇明火引发了大面积的火灾。在此次地震中,许多建筑物火灾而损毁。
此次地震引起日本千叶县一家炼油厂着火,现场一片火海,许多无辜的群众被迫逃离家园。
核泄漏
此次地震引发的核危机,无论从实质上还是舆论上恐怕算是最大的灾害了,在日本很多经济、社会生活朝稳定有序的方向迈进时,有关核污染和核辐射的最近消息还在各大媒体间不停地滚动,甚至还影响到了中国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真是匪夷所思)。
3月11日大地震发生后,两座核电站的5个机组停转,日本政府为此已宣布“核能紧急事态”,并于12日首次确认福岛核电站出现泄漏,大批居民被疏散。在此之后,核爆炸的消息屡屡传出,甚嚣尘上。
相信很多人对核辐射的恐慌来自于19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释放出的辐
射量约为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能量的200多倍,周围30公里成为死亡的禁区。核泄漏的一般情况对人类的危害表现在核辐射,引起放射性症状,进一步致癌,至畸,死亡。
虽然日本福岛核电站目前面临着严峻的安全考验、部分核电站已经发生爆炸泄露、群众紧急疏散,但是日本对核电站的处理所做出的努力让世界有目共睹。
尤其是17号看新闻报道的“福岛50死士”,为了地面注水,50名志愿者再一次参加控制核反应堆。一位负责和这50名工人联络的日本官员告诉美国记者:“我的一位朋友就在他们其中,他们告诉我,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他们不怕死。”哥伦比亚大学放射研究中心主任戴维·布伦纳说:“他们的情况不是很好,显然他们将遭到高浓度核辐射污染,并为此丧命。他们知道这一点,因此这些人是真正的英雄。”
东京电力公司留下的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