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VIP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44分)

1.学校大队委准备了宣传稿,请你根据拼音填写恰当的词语。

古典文化,是我们汲取营养的源泉。它能xiánjiē历史未来,帮助我们不断shěnshì自我,bēnfù新的旅程。读古典,不仅能让我们去认识令人sùránqǐjìng的英雄豪杰,还能让我们去随着情节qíngbùzìjīn地欢笑、落泪。品读书籍,传承文化,愿我校学子勿忘历史、乘风破浪,胸有成竹地迎接zhǎnxīn的未来。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湖泊divclass=quizputtagpō

停泊divclass=quizputtagbó

薄荷_

薄弱_

xià

惊吓divclass=quizputtagxià

恐吓divclass=quizputtaghè

huā

huá

哗然_

哗啦_

3.先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其中的词语填在后面两个句子的横线上。

养_处优

出_划策

神机_算

摩拳_掌

_有成竹

一_见血

(1)孙膑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2)当朋友遇到难题时,我会为他。

4.选词填空。

凝视

观察

第1页/共9页

(1)他屏息,生怕错过了什么。

(2)曹小三认真地着师傅刷墙的动作。

虽然……但是……不但……反而……

(3)我在菜园子种菜时,有时没有把菜种盖上,把它踢飞了。

(4)故乡的月亮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样有气派,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

5.变幻自如,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的幼稚心灵中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缩句)

(2)看了《童趣大冒险》,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3)寒风吹到脸上很疼。(改为夸张句)

6.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诣”字共8画,查字典时用音序查字法先查Y,再查yì。

(2)《威尼斯的小艇》的作者是法国的马克·吐温。

(3)《杨氏之子》这篇课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4)《刷子李》中作者描写曹小三在观察师傅刷墙时,从崇敬到质疑再到崇敬的心理变化,从侧面反映了刷子李高超的技艺。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多行不义,必自毙”都出自《论语》。

7.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绿遍山原白满川,。

(2)古代年龄称谓中,“及笄”是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叫做“”。

(3)诗中有情。“遗民泪尽胡尘里,”表现了陆游的满腔愤怒与热切期盼;“,不破楼兰终不还”表现了王昌龄誓死报国的决心;孟郊通过“谁言寸草心,”来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与敬重。

(4)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童孙,”刻画的农村孩童令人喜爱。

(5)人如果有了羞耻之心,就不会去做不该做的事了,正如《朱子语类》所说“人有耻,”。

8.口语交际。

同学们,你会讲笑话吗?你觉得听到或者看到的哪个笑话特别精彩?想一想,写下来。

第2页/共9页

二.阅读下列短文,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解释下面加点的“其”字。

又誉其矛曰(其:)

其人弗能应也(其:)

(2)这个楚国人听了别人问他的话,为什么“弗能应也”?

(3)读了这则寓言,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文档评论(0)

【名校真题共享】涵盖小学至研究生,科目齐全。提供历年真题、模拟试卷、解析答案及高频考点分析。拥有教育界资深团队,平均教龄超10年,深谙考试趋势。不仅限于数学、英语,还包括理化生、文史政及专业科目。附加个性化学习计划定制,助您高效备考。一键获取,提升成绩,我们是您升学路上的坚实后盾。欢迎各界学子访问交流,开启学霸模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