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相对论分析和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第9卷 第1期南 京 邮 电 大 学 学报 (社 会 科 学 版)Vol.9 No.1

2007年3月JournalofNanjing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 SocialScience)Mar.2007

“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写在“相对论”诞生100周年之际杨叔子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420(2007)0120001203

收稿日期:2006212230

2005年4月18日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

2005年也是爱因斯坦“相对论”诞生100周年,全世

界都隆重纪念爱因斯坦这位伟人。1905年,爱因斯坦26岁,发表了5篇科学论文,最伟大的就是第3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它包含了“狭义相对论”,“相对论”诞生了;10年后,爱因斯坦将其发展为“广义相对论”,“相对论”成长了,它将物质存在、引

力与时空结构完整地联系在一起,给出了天体尺度下物质运动的规律。这一事件,意义深远。为此,联合国特地将2005年确定为“国际物理年”,这是联合国首次为一个学科确定的全球规模的纪念活动。伟人去矣!事业永存,思想长青,精神不朽,“死而不亡者寿”!

为什么我写的这篇文章要用这么一个人文性极强的主标题来纪念副标题所指明的科学性极高的事

件?形似疏而实是密,科学与人文不可分离。早在1911年德国柏林威廉皇家学会第一任会长纳克就十分肯定地断言,爱因斯坦与普朗克就是他们那一代的哲学家。爱因斯坦不但懂得科学,而且了解哲学;不但通晓自然的深刻规律,更加领悟人生的深刻

意义。

是的,当世界将跨入21世纪时,美国《时代》杂志(1999年12月26日)将爱因斯坦评为“世纪人

物”,明确指出:“过去的100年里,全世界发生的变

化比历史上任何一个世纪都多得多,其原因不是政治或经济上的,而是技术上的———技术来自基础

1994-2007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

学的进展。任何科学家显然不能像爱因斯坦那样代表这些进展。”20世纪基础科学最大的进展,一是相

对论的创立,一是量子论的创立。爱因斯坦不仅创立了相对论,而且也为量子论的创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果说,相对论探索的与揭示的是宏观世界,那么,量子论探索的与揭示的则是微观世界。这两个伟大理论的创立与发展,不仅奠定了物理世界更为普遍的理论基础,而且也奠定了现代科技的发展基础。这是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也毋庸我这个外行多言。

然而,爱因斯坦不仅应以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作

为“世纪人物”,而且应以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作为“世纪人物”。他有一句名言,也是本文的主标题:“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他还有句名言,可作为此

一名言的铨释:“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些实际上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生命的物质层面的确是十分短暂的,“百岁光阴如梦蝶”;而生命的精神层面可以是无穷无尽的,“离骚常伴屈原来。”他一生就是如此做的,献身于社会,为科学、为

和平、为进步、为人类的尊严与幸福而不懈工作与顽

强奋斗。他深深懂得人生,他讲得多么感人肺腑:

“我每天上百次提醒我自己:我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与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

在领受的东西。”所以,他坚定地认为:“关心人本

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所

以,他明确强调:“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所以,他强

调道德标准,强调价值观。他高度评价居里夫人,首先不是居里夫人的才华与智慧 ,而是其道德与人格。

他所强调的这点,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高度发展的

今天,尤为重要。约翰〃奈斯比特在《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这一畅销书2000

年中文版的序言中讲得多么正确:科技“给人们送

来了神奇的创新,然而也带来了潜在毁灭性的后果”。是神奇的创新有益于人类,还是有毁灭性的后果危害人类?这不在科技本身而在掌握科技的人。是的,缺乏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缺乏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缺乏人性的灵性,是灾难的灵性;缺乏灵性的人性,往往是危险的人物,好心办大坏事。

爱因斯坦深深受着荷兰17世纪唯物主义哲学

家斯宾诺莎的影响,自称为其“追随者”,对其一言一行都怀有深深的崇敬之情,特别是对其对人生的态度。斯宾诺莎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认识世界,他认为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