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荣成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
荣成市人民政府
荣成市自然资源局
2023年3月
一、自然保护地现状
《指导意见》印发前,自然保护地统计数据包含了水利风
景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指导意见》正式印发时,采纳水利部、
生态环境部等有关部门意见,不再将水利风景区、饮用水源保
护区作为自然保护地管理。整合优化过程中,经征求农业农村
部同意,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地重叠的区域划归自
然保护地统一管理,其他区域不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继续按
《渔业法》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据此,通过调查摸底,截至2019年底,荣成市共建立自然
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共计9
个。
(一)主要问题
1.边界范围底数不清
各类自然保护地,设立的历史条件不等,自然保护地分布
建设管理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设备落后、保护管理水平不高、
执法监督能力不够等问题较为普遍。很多自然保护地边界范围
底数不清,自设立以来甚至从未勘定边界、真正落地。
2.区域交叉空间重叠
自然保护地重叠设置、多头管理现象普遍,权责不清,严
重影响管理效能。在同一区域设立了不同层级、隶属不同行业
管理的多个管理机构,造成管理机构和权限交叉重叠、一地多
1
牌、政出多门等问题。
经空间套合分析,荣成市7个自然保护地涉及空间重叠,
重叠总面积436.79公顷: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荣成
成山头省级自然保护区存在交叉重叠,重叠面积45.94公顷;
胶东半岛海滨风景名胜区与荣成成山头省级自然保护区存在交
叉重叠,重叠面积1.78公顷;槎山国家森林公园与山东荣成槎
山省级地质公园存在交叉重叠,重叠面积106.66公顷,伟德山
国家森林公园与威海圣水观省级风景名胜区存在交叉重叠,重
叠面积282.41公顷。
自然保护区之间的重叠原因主要是因为保护地成立时间较
早,没有明确的矢量数据,导致边界不够清晰,造成边界上有
重叠;自然公园之间的重叠主要是两个公园的性质不同,划定
标准和部门不同造成的。
3.矛盾冲突点多面广
自然保护地在有效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等方面发挥了主体作用,但也积累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存在
大量城镇、村庄、开发区、耕地、矿业权、人工商品林等空间
矛盾冲突,城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
与保护管理矛盾冲突尖锐,严重影响依法科学高效保护管理,
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4.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2
自然保护地的申请、设立缺少顶层设计,系统布局不够,
存在保护空缺。部分典型生态系统的分布区域、野生植物关键
生境、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等尚未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受到保
护。
结合生态保护价值评价和保护地空缺分析结果,荣成市具
有保护价值的保护空缺主要分布在伟德山国家森林公园周边、
赤山周边、成山、甲子山以及东部海域地区。经过数据处理后,
其中山东伟德山国家森林公园空缺291.62公顷(含经区237.29
公顷),主要是林场以及山上公益林,主要保护价值为森林生态
系统及野生动植物,拥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黑鹳,
白头鹤、大鸨金雕、中华秋沙鸭等;荣成成山头省级自然保护
区空缺2872.57公顷,主要是东部海域,主要保护价值为海洋
生态系统和“柳夼红层”。
(二)自然保护地面积
1.批复面积
以9个自然保护地申报和批复文件为依据进行统计,自然
保护地总面积21340.47公顷。其中:
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复面积1675公顷,其中核
心区668公顷,缓冲区628公顷,实验区379公顷,主要保护
对象为大天鹅,东方白鹳、黑鹳、白头鹤、大鸨、金鵰、中华
秋沙鸭、角鸊鷉、黑脸琵鹭、红隼、雕鸮等国家Ⅰ、Ⅱ级重点
3
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现主管部门为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管理处。
荣成成山头省级自然保护区批复面积6015.39公顷,其中
核心区2142公顷,缓冲区2418公顷,实验区145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才测评服务导则.pdf
- 人防用热轧型钢.docx
- 人工繁育丹顶鹤野化放归技术规程.pdf
- 人工湿地沉水植物应用技术规范.pdf
- 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研究报告(2023年).pdf
- 人工智能识别林长制巡查的影像数据样本库建设指南-团体标准编制说明.docx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子认证体系规范 第1部分:框架规范(LD_T 02.1—2022).pdf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子印章体系 第2部分 印章技术规范(LD_T 01.2—2022).pdf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子印章体系 第3部分 签章技术规范(LD_T 01.3—2022).pdf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数据中心及网络系统运行监控规范(LD_T 07—2022).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