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让“行知”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落地生根
【摘要】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促进了学生的智育发展,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新时代教育下,小学数学教学不再是学生纯粹性获取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素养培养下的学习,是基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发展的活动。“行知”教育思想也正是应学生的能力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理论,对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入改革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而,数学教师要能够让“行知”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落地生根。
【关键词】小学数学;“行知”思想;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知识源于学生的生活,但又高于学生的生活。它往往具有着一定的具象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彰显着抽象性特质。倘若教师只关注数学知识的直观性一面,就很难让学生从具象的感知中走向抽象的知识理解;倘若教师只会将抽象性的数学知识或规律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就难以完全接受知识。因而,数学教师要能够将“行知”思想灵活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之中,促进学生在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中学习数学,既让学生获得感性的数学认知,又让学生获得理性的数学思考。
一、融入“生活教育”思想,助推数学知识理解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这一教育思想给我们鲜明地指出了学校教育要能够走进生活,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的发现与哲理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走进生活,借助于生活经验,就可以让学生轻松地理解数学知识,甚至可以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直接经验,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无限乐趣。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小数乘除法”的知识时,首先笔者能够积极地去研究教学用书,从中探寻小数乘除法的阶段性知识目标以及编排内容的层次性,充分把握教学用书之中的教学建议与课时安排,真正做到胸有成竹。接着,笔者能够借助于教学用书中采用的“创设生活情境”的策略来引领学生走进现实生活,基于生活化的经验,借助于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力,促进学生理解算理,懂得算法,进而能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共提升。如,教学例题:小明家的房间与外面阳台的平面图,如下图所示:
房间阳台1,15米3,8米
房间
阳台
3.2
3.2米
问题:小明房间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估计一下,再计算。
3.8×3.2=
师:你能尝试算出结果吗?给予学生自主尝试计算的时间,而后说说想法。
生:3.8米=38分米,3,2米=32分米,38×32=1216(平方分米)
1216平方分米=12.16平方米
8×
8
×3.2
76
114
12.16
师:竖式中的76是怎么得到的?114又是怎么得到的?
生:38×2=76,38×3=114
师:实际上76+114=多少呢?为什么最后的结果是12,16呢?
生:其实把3.8×3,2先看成了38×32了,两个乘数都乘上了10,积就扩大了100倍,要得到正确的积,就要把1216缩小100倍,所以1216个位上的小数点就要向左移动两位。
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情境创设是多样化的,或是学生感性的生活化活动,或是学生所经历过的生活化经验,或是学生所见所闻的自然生活故事,等等。这些皆可以成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导引。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将偏离学生生活化的素材引入课堂,让学生能够进行感知,获得新的生活化感性体验,继而引发学生能够进行生活化的数学学习。
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师为学生呈现了生活化的数学场景,引出生活化的数学学习问题,激发了学生想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接着,教师引领学生对数学问题中的已知条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采用画图的策略进行直观化呈现,让学生直接感知到解题的思路。继而,教师再给予学生进行大胆尝试计算的机会,学生就会积极地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方法的思考,从而让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具生活化与经验化。
二、融入“创造教育”思想,培养数学探究精神
可以说,陶行知先生的伟大一生就是其创造教育的一生。在他看来,教育的
本身也就是创造,教育要能够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与口,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究学习中进行创造。在过往的传统教育中,人们常常以“塑造灵魂”为教育己任,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忽视了对学生创造精神培养。因而,在新时代教育下,教师要能够借助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积极地去解放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学生在多感官体验中学习,不断培养探究精神。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比例尺”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共同探讨如何画出学校教学楼的平面图。在教学反馈中,笔者就看到了各个小组学生所画出的各种各样的平面图来,图形大小各异、方向位置不同、比例不一……于是,教师就能够将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平面图用课件呈现出来,让学生说说自己小组的想法,有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项目风险管理视角下谈幼儿园安全控制策略 论文.docx
- 先见“森林”,后见“树木”--小学英语整体性教学模式建构 论文.docx
- 陶行知教育思想下的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论文.docx
- 基层教育发展新变革 论文.docx
-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论文.docx
- “双减”背景下运用行知理论构建初中物理建模课堂 论文.docx
- 幼儿教育活动中的民族传统文化研究 论文.docx
- 行知路上陶花开——浅析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论文.docx
- 幼儿园语言教学实践教研与反思——以本园为例 论文.docx
-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构建“准、深、实、活”的高考备考策略 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