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_T+1839-2024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防治技术规范.docxVIP

DB61_T+1839-2024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防治技术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B61/T1839

DB61/T1839—2024

DB61/T1839

DB61/T1839—2024

目??次

前言 II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防治原则 1

流行时间 1

症状 1

防治方法 2

档案记录 3

附录A(资料性)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中草药推荐防治方法 4

I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佛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佛坪县农业农村局、佛坪县国宝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西安市蜂业协会、黄龙县养蜂试验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志忠、刘鸿春、靳耀侠、王丹、周立坤、方冲伟、王东、靳钰、刘永贵、杨飞、苏冰、刘昉玥。

本文件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佛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电话:0916-2727195

地址:佛坪县熊猫大道30号邮编:723400

II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防治原则、流行时间、症状、防治方法和档案记录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预防及治疗。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68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

NY/T1159中华蜜蜂种蜂王

NY/T4043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诊断技术

术语和定义

NY/T1159界定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囊状幼虫病sacbrood

由蜜蜂囊状幼虫病毒(sacbroodvirus)引起的蜜蜂幼虫病。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采取预防性喂药和断子清源等生物学防治措施,保持蜂群处于健康状态。

流行时间

陕南和关中地区3月~4月,陕北地区4月~6月。倒春寒时严重。

症状

发病症状

参见NY/T4043-2021中5.2和5.3典型特征。

群体表现

1

参见NY/T4043-2021中5.3.1和5.3.2群体典型特征。

防治方法

预防

养殖环境

蜂场场址的选择、管理和卫生要求应符合GB/T19168的规定。

选育抗病蜂种

应选用具有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强大、分蜂性弱、高产、抗病力强等特性的蜂种。

应定期引进本蜂场5km以外抗病品系作母本,与本蜂场抗病力强、群势大、生产性能好的蜂群中雄蜂作父本杂交选育,培育新蜂群。

每年在分蜂季节换王1次,定期查看蜂箱,掌握蜂群状态,及时更换不健壮的蜂王。

饲养强群

合并蜂群

合并弱群,或弱群并入强群,无王群并入有王群,及时除去弱群王台及雄蜂,病群不得并入健康群。有王群合并有王群时,应提前24h幽禁被合并蜂群的蜂王。

饲喂

繁殖期,可使用封盖的蜜脾等优质蜂蜜,或高温熬制浓度为30%~50%的糖水,并补充经消毒后的花粉、黄豆粉等蛋白质饲料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每日对蜂群奖励饲喂,流蜜后期慎重取蜜,保持群内饲料充足。

保温

早春可在蜂箱副盖下增加1层保温物,减少检查蜂群次数,调整蜂群内蜂脾关系,紧缩蜂巢,做到蜂多于脾或蜂脾相称。

药物预防

早春无子时,可通过中草药预防10d,见附录A。

治疗

病群隔离

疑似病群应远离健康蜂群,转至3km外且周围没有其他蜜蜂活动的区域进行隔离,隔离时长应大于12d。

发现囊状幼虫病症状时,应立即对病群进行隔离,隔离要求同7.2.1.1,同时对蜂群逐群进行检查,并报告当地动物检疫部门。

关王断子

发病后幽禁蜂王,或淘汰病群蜂王,割除全部子脾或换箱换脾,割除子脾无害化处理。

2

高温消毒

将患病蜂群用过的蜂箱、巢脾、隔板、管理工具清洗消毒,放置于日光下暴晒晾干2d后使用。消毒方法应符合GB/T19168的规定。

重建蜂巢

将蜂群连脾放入已消毒或新蜂箱,诱入健康成熟王台,重新造脾,恢复幼虫。也可从健康的蜂群中抽取卵虫脾,让蜂群脱离病原体,根据蜂群数量加巢框。

药物治疗

不应使用国家禁用的农兽药。可选用中草药进行防治,见附录A。

档案记录

应建立中华蜜蜂蜂群的引种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引种日期、引种数量、蜂种特征和引种地等信息。

应建立中华蜜蜂蜂群的管理记录,包括但不限于蜂群的繁育情况、生产情况、投入品使用情况和日常检查管理情况等信息。

应建立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治疗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发病时间、症状、病群处置措施,药物名称、用药量、用药时长和治疗效果等信息。

3

3

附录A

(资料性)

中华

文档评论(0)

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证持证人

具备10年以上在计量检测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实际应用经验,专长于不确定度的精确评估与研究。深谙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质量体系构建、标准规范制定、检测/校准方法优化等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还涵盖证书模板的个性化设计、作业指导书的专业编写、实验室不确定度评定、质量控制策略制定、检测方法的有效验证等。同时,针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扩建与能力提升,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咨询服务,确保实验室在技术和管理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1月17日上传了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