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学设计.docx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本设计选择篇目为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短文二篇》,由《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两篇借景抒情古文构成。两篇文章的作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段找寻着自我,在各自的困局中自我突围,构建充盈的精神家园,对学生审美培养和人格构建都有重要学习价值。

因此,本教学设计采用“任务式驱动”学习模式,通过构建任务链,以介绍陶弘景和苏轼为导入,引出分析“两位作者如何在各自的困局中自我突围,构建充盈的精神家园”的核心任务,接着进入文本梳理字词翻译,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两位作者描写美景和抒发情感的差异,最终实现对解决核心任务的解决。

一、教材分析

(一)课文在教材中的位置

短文二篇是统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该单元以“自然”为主题展开。本课由《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两篇古文构成,分别通过主动探寻和不期而遇描写了与自然之景的有机互动,实现了对自我的突围和精神家园的构建。

同单元皆为写景诗词古文,其中散文《三峡》描写详尽,《与朱元思书》对仗工整,《唐诗五首》更是言简义丰情致各异,其中《短文二篇》则具有典型的景物描写和浓厚的情感表达,本设计希望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进入诗文意境,感悟生命突围的异同,同时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二)课文中与教学内容对应的学习点

结合单元导读和课文预习提示、课后练习,本课教学可落实的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为:

1.掌握重难点字词、特殊字词句式翻译,锻炼古文翻译能力;

2.学习写景抒情的语言风格和描写手法,掌握手法赏析能力;

3.感悟诗人描写意图和情感抒发的异同,感受作者舒眉一搏、绝处逢生的向上力量,培育积极对待生命困境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

1.语言能力:经过小学和初中第一学年的训练积累,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古文基础,了解基础的古文意义和语法知识,但更依赖老师讲解,独立联系上下文翻译文本能力较弱,如图1所示,学生由于翻译和理解的困难普遍不喜欢古文阅读,如图2所示对古文翻译尤其是没有讲解过的课外古文大多需要借助教辅、网络等工具辅助翻译。

2.感受能力:如图3所示,大多数对诗文的手法赏析为直接背诵课堂笔记,缺少独立思考感受不同手法表现异同的能力,对诗歌美感的认知表述还有待加强。

3.思想高度:如图4所示,八年级学生思想意识逐步成熟,已经开始建立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多数学生已能够独立感受理解诗文情感,分析写作意图,但该学段学生对情感掌握较为粗浅,且仍存在机械背诵讲义或答案中的情感表述,对识记情感不甚理解的现状,因此对情感的准确分析还有待加强。

一、教学目标

(一)语言目标

1.作为文言文课文,具有较多特殊字词、特殊句子需具体掌握翻译:

《答谢中书书》掌握重难点读音、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判断句、定语后置句

《记承天寺夜游》掌握重难点句式: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

2.区分《答谢中书书》骈文文体和《记承天寺夜游》散文文体的语言风格差异。

(二)思维目标

1.培养关联思维:联系上下文语境翻译文本内容,分析手法效果,不孤立看待问题;

2.培养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发散性地联系文本、背景、作者生平等各种信息,并聚合整理,以准确全面地分析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

(三)价值目标

1.领略山水风光之美妙,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音乐美、建筑美、图画美。

2.体会自然描写背后作者发掘独立自我和构建精神家园的情感价值追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赏析体会两篇古文对自然山水描写的手法特点及美感体现,加强学生美育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思考和感悟。

难点:通过赏析描写,知人论世,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两篇文章的两篇景物描写蕴含的情感有何差异,感受作者舒眉一搏、绝处逢生的向上力量,培育学生积极对待生命困境的意识,能够辩证地看待生命中的困境和苦难,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课时预测

2课时

1.朗读感悟法:《答谢中书书》骈文文体对仗工整、朗朗上口,《记承天寺夜游》散文文体句式自由,潇洒清丽,两篇文章韵律风格各有千秋,通过朗读梳理特殊字词,感悟语言之美;

2.对比分析法:通过对相近文本对比阅读使特征更加显著,对比两篇文本,突出不同手法带来的不同效果,感悟相近内容抒发的不同情感,使学生对借景抒情手法理解更加全面;

3.拓展思考法:通过介绍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和时代环境,拓展学生情感分析思路,引导学生共情,感悟作品深层情感,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4.问题驱动法:通过一个个小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独立分析手法、发现异同、体会情感,最后自行解决核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情特点,本课2课时,分别从导入课文、字词翻译、深入赏析、文本对比和课后作业五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