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诊疗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冻伤诊疗规范

一、辅助检查:

1、常规检查:血常规+CRP、尿常规、便常规、血生化全项、凝血、心电图、胸片、术前四项、血型鉴定、胸部正侧位片/肺部CT等。

2、创面细菌培养和药敏测定,必要时进行真菌培养。疑有侵袭性感染时可行血细菌和真菌培养。

二、诊断及诊断依据

局部冻伤按损伤深度可分为4度。在冻融以前,伤处皮肤苍白、温度低、麻木、刺痛,不易区分深度。复温后不同深度的创面表现不同。

(1)Ⅰ度冻伤:损伤在表皮层。受伤早期皮肤苍白,复温后局部充血发红,压之变白,局部皮温增高,主要症状是先出现麻木感,复温后出现针刺样疼痛、痒感、灼热感,不出现水疱,一周内表皮干脱而愈,不留瘢痕。有时在冻伤部位可遗留出汗过多或冷感等症状,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Ⅰ度冻伤近似轻度冻疮,但冻伤的发病经过较明确。

(2)Ⅱ度冻伤:损伤达真皮层。局部红肿较明显,且有水疱形成,水泡内为血清状液或捎带血性,水疱底淡红或鲜红。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若无感染,局部可结痂。偏浅的创面,损伤达真皮浅层,2周左右可脱痂愈合,不留瘢痕,可有色素沉着;偏深的创面,损伤深达真皮层,约需3-4周脱痂愈合,愈后常有瘢痕增生及功能障碍,局部常可有感觉异常。

(3)Ⅲ度冻伤:损伤皮肤全层或深达皮下组织。创面由苍白色变为黑褐色,知觉消失,其周围有红肿、疼痛,并可出现血性水疱,水疱底呈暗红色。若无感染,局部可结痂(痂下可显树枝状栓塞的血管)。因皮肤及其附件已全部坏死,无上皮再生的来源,必须靠植皮而愈合。只有很局限的小面积散在的Ⅲ度冻伤,才有可能靠周围健康皮肤的上皮爬行而收缩愈合。愈后留有瘢痕与功能障碍。

(4)Ⅳ度冻伤:损伤深达肌肉、骨等组织。局部表现类似Ⅲ度冻伤,即伤处发生局部坏死、紧缩感或凹陷,其周围有炎症反应,坏死组织常与骨突出部紧密粘连,常需在处理中确定其深度。如无感染可引起干性坏疽,在健康组织上覆有黑色硬壳;如合并感染可发生灰色水肿,软性的湿性坏疽较少见;还可因血管病变扩展而使坏死扩大加重。治愈后多留有功能障碍或致残。

三、治疗原则及方案

(一)治疗原则

1.保护受伤部位,迅速使病人脱离低温坏境和制冷因素,以防止再次受冻。尽早用温水快速复温,推荐水浴温度为(40-42℃),时间约为30min,至肢端感觉恢复及转红润。

2.保护血管,防治血栓,改善循环。

3.防治休克与感染。

4.用非手术和手术的方法促进创面早日愈合,减轻伤残。

5.保护脏器功能,防治多器官功能不全。

6.加强营养支持,保证热量供给。

(二)急救与全身治疗:重度冻伤的急救处置是否及时和正确,关系到病人的预后,有无伤残,是否发生并发症,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

1.实施保温措施发现冻伤患者后,抓紧时机,立即用棉被、毛毯或皮大衣保护受冻部位,迅速使病人脱离低温环境和致冷因素,以防止再次受冻。尽快将患者送到温暖的室内或医院。

2.温水快速复温这是治疗重度冻伤效果显著的关键措施。迅速脱掉冻伤者寒冷潮湿的衣服和鞋袜,然后尽快使局部或全浸入40℃~42℃的温水中进行快速复温。若衣服、手套、鞋袜和身体冻结在一起不易脱掉时,不要强行脱去,可一起浸入40℃~42℃的温水中,在复温的过程中逐渐脱掉。复温时水量要足够,水温要比较稳定,冻伤局部在20~30分钟内复温。温水浸泡至皮肤颜色恢复、组织变软、肢端转红润、皮温达36℃左右为度。浸泡过久会增加组织代谢,反而不利于恢复。浸泡时可轻轻按摩未损伤的部分,帮助改善循环。及时的复温能减轻局部冻伤所致的组织损伤。复温后继续采取保温措施,保护受伤部位,预防外伤。复温切忌采用雪搓、室内自然复温、冷水浸泡、猛力捶打受冻部位或直接火烤等不合理的错误做法。

3.防治休克严重的冻伤可能合并休克。在脱离冷环境、温水快速融化复温的同时,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补充血容量。根据防止休克的临床指标和检验结果,来调整输液成分和速度。避免使用缩血管药物。

4.保护血管,防治血栓,改善循环由于冻伤常继发肢体血管的改变,如内皮损伤、血栓形成、血管痉挛或狭窄等,严重时加重肢端损伤程度或延迟创面愈合时间,故选用改善血循环的药物。应用保护血管壁或促进细胞修复的药物,如:炉丁20mg,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C5g,每日1次,静滴;或维生素E20mg,每日3次,口服等。应用小分子右旋糖酐静脉点滴,用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治血栓形成,给药时间越早越好,每日500~1000ml,持续7~10日,滴注速度要慢。应用尿激酶、降纤酶溶栓,以求改善血循环。必要时也可采用妥拉苏林、潘生丁、丁咯地尔、罂粟碱等药物。也可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

5.给予热饮料平稳后可口服热饮料,如茶水、牛奶、咖啡、姜汤、豆浆或米汤等。

6.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7.冻伤早期可以吸氧、高压氧疗法或静脉液体给氧,增加局部组织的供氧,维持组织活力,促进血管和细胞再生,

文档评论(0)

健康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医院日常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