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13页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人教版必修第二册高频考点知识点提纲
第一章人口
第一节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的分布总特征: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全球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10°N~50°N地带最为集中。
约60%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但热带地区人口多分布在高山、高原地区,如巴西高原和东非高原的人口密度大于亚马孙平原和刚果盆地的人口密度。
世界人口稠密区有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稀疏区包括高纬度地区(严寒)、高山高原地区(高寒缺氧)、热带雨林地区(湿热)、干旱地区等。
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截至2018年年底,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地形: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水源:河流、湖泊沿岸人口较为密集,因为供水方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的优势,利于生产和生活;在干旱地区,有水灌溉的地方(绿洲)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因为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水源,且有交通线经过,交通便利。
人文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东部、美国东北部和欧洲西部等地区。
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常年战乱的中东地区,人口大量外迁。
第二节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等)。
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有利方面: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加强文化交流;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不利方面: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给迁入地的环境增加压力,社会管理难度增大。
第三节人口容量
人口环境承载力(人口环境容量):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容量。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等。
第二章城镇和乡村
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
城乡土地利用
城镇土地利用:指城镇中工业、交通、商业、文教、卫生、居住、绿化等建设用地的状况,它反映的是城镇布局形态和空间功能差异。
乡村土地利用:反映农业生产布局、农村居民点以及相关设施的分布状况,其特点是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占有较大比重,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相对分散。
城市功能区
形成: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不同性质的功能区。
主要类型及作用: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中心商务区(CBD)特征:高楼大厦林立,公司总部云集;作为城市经济枢纽和观光购物区域;商贸服务业发达;土地利用集约,地价房租甚高;人流汇集,交通繁忙。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形成:不同性质功能区的布局与组合。
表现:较小城市多呈同心圆状、扇状和条带状;较大城市多为多核心状、棋盘格状等。
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政策等。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特点:乡村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简单;聚落空间形态与城市明显不同;集市流通和地方服务功能相对突出。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密集型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作农业地区;分散型呈点状松散布局,多分布于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类型地区;半聚集型规模不大、村民住房排列较为松散,山区小村最典型。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义: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文化空间。
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地域文化: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特点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且不断发展变化,在一定阶段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城乡景观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审美观。地域文化对城乡建设具有深刻影响,而城乡建设反过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高频考点知识点提纲.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高频考点知识点提纲.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高频考点知识点提纲.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频考点知识点提纲.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世界地理重要知识点提纲.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重要知识点提纲.docx
- 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鼻腔炎症性疾病考点巩固》模拟卷.doc
- 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鼻腔炎症性疾病测试题》新版.doc
- 中小学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完整版PPT.pptx
- 中小学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完整版PPT.pptx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毕业生(四)【1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最新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一套.docx VIP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6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x
- 毛概电子书.doc
- 紫外线钣金灰行业报告.pptx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5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
- CQC13464225-2024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安全与性能认证规则.pdf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1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
- 洪洞悦昌煤业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