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专题11: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技巧精讲
1.如何理解考点要求中的“表达技巧”这一概念?
“表达技巧”是个广义而复杂的综合概念。它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蕴更蕴藉、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它与“艺术特色”“艺术技巧”“表达特色”“写作特色”等是同一概念,只是名称不同而已。一般认为,它包括四个方面:
①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
②表现手法:想象、象征、渲染、烘托(衬托)、白描、对比、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欲扬先抑
③修辞手法:对比、拟人、夸张、比喻(比兴)?夸张、借代
④行文结构:过渡、铺垫(伏笔)、照应
2.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必考点,中考在此命题上有何特点?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命题基本成型,特色鲜明,表现在:所考的表达技巧为常见常用的,重点放在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两个方面。
掌握12种修辞方法
初中规定常见的修辞方法为: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另有古典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有顶真、互文、双关等。对于修辞方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方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例1.请说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1)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比喻)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拟物、夸张)
(3)沉鳞竞跃。(借代)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比喻、夸张)
(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设问)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偶、双关)
(8)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
(9)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顶针)
(10)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
二、重点掌握两种表达方式:描写和抒情
表达方式主要指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描写讲究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
讲究方式: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讲究方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等。
抒情分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最主要的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
三、准确辨析常见常考的表现手法
0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02、借景抒情
(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03、托物言志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0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05、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06、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1:现代文阅读(散文)-2024-2025学年中考专题复习汇编(湖北专用).docx
- 专题2:现代文阅读(小说)-2024-2025学年中考专题复习汇编(湖北专用).docx
- 专题3:现代文阅读(说明文)-2024-2025学年中考专题复习汇编(湖北专用).docx
- 专题4:现代文阅读(议论文文)-2024-2025学年中考专题复习汇编(湖北专用).docx
- 专题5: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中考专题复习汇编(湖北专用).docx
- 专题6:名著导读-2024-2025学年中考专题复习汇编(湖北专用).docx
- 专题7:名篇名句默写-2024-2025学年中考专题复习汇编(湖北专用).docx
- 专题8:命题作文-2024-2025学年中考专题复习汇编(湖北专用).docx
- 专题9:半命题作文-2024-2025学年中考专题复习汇编(湖北专用).docx
- 专题10:病句辨析与修改-2024-2025学年中考专题复习汇编(湖北专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