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pdfVIP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在长江源

头各拉丹冬》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

文原文

1987年3月上旬,我随电影摄制组再一次接近各拉丹冬,

在它的脚下安营扎寨。寒冷季节里汽车可以驶过冰河,直接

进到山脚冰塔林中。熟悉地形的向导布擦达讲,各拉丹冬有

阴阳两坡,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

的确,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

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

有雕塑感。近些年来,骤然掀起一股长江考察热一拨又一拨

中外勇士在此迈开了认识长江的第一步。短短几年里,先后

有十多位探险者壮烈献身于这项人类事业。

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守三两个月。远

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风云变化的季节里,气势

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

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外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我们

搭起牛毛帐篷。安托师傅他们从崖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我

们喝上了长江源头的水。海拔接近六千米,力大如牛的安托

师傅做起活来也不免气喘吁吁。他说自己是海拔低些的聂荣

县人,所以不很适应。我就更不在话下了。此刻倒霉迹象接

踵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

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

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但愿它不要影响我的心

态,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我们把车停在冰

河上,踏进这块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在坚冰丛莽间的一个

砾石堆上竖起三脚架。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

峰行了跪拜大礼,虔诚又愚蠢——各拉丹冬是男性神,据说

这方圣地并不欢迎女人,不久它便让我领教了一番。它还不

喜欢人们过于恭顺,在等待云散天晴的日子里,面对大家的

恳求它不为所动;等到导演用粗话诅咒那一天,它可就在蔚

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

这里便是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

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

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

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

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

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

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

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

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

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

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

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

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

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

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

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

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此地的海拔已经超过六千

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

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

座冰山脚下。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

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不见了。

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

到处转一转,多吃亏呀!”他从冰墙那边翻过来,到小车里

取盛放胶片的箱子。为节省体力,就在冰上推。

“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

散失在冰原上。

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

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

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

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

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来的摄

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于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先

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

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

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

中了。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

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

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

文档评论(0)

199****21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学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