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MZ/T228—2024
遗体防腐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遗体防腐剂的技术要求,描述了检验方法,确立了检验规则,提出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及注意事项。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殡仪服务机构使用的非危险化学品遗体防腐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1400—2014化学试剂六次甲基四胺
GB/T6678—2003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0—2003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9009—2011工业用甲醛溶液
GB/T9174—2008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GB/T38499-2020消毒剂稳定性评价方法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遗体防腐剂embalmingagent
能抑制遗体内微生物和相关酶的活性,以延缓遭体腐败、自溶的化学试剂。
3.2
防腐剂有效成分activeingredientofembalming
在防腐剂配方中,使蛋白质变性和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物质。[来源:GBT38499-2020的定义3.8,有修改]
4技术要求
4.1感官指标
在常温下产品无分层、无沉降。
4.2理化指标
2
MZ/T228—2024
4.2.1有效成分含量
有效成分含量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日常使用的防腐剂,甲醛含量不宜超过6%。
4.2.2稳定性
产品有效期应大于或等于12个月,在有效期内产品应满足杀灭微生物的要求和防腐效果要求
4.3遗体防腐剂杀灭微生物要求
遗体防腐剂对微生物的杀灭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遗体防腐剂杀灭微生物的要求
项目
作用时间min
杀灭率%
大肠杆菌(8099)
65
2=90
金黄色的萄球菌(ATCC6538)
65
2=90
白色念珠菌(ATOC10231)
55
290
4.4安全性要求
遗体防腐剂应毒副作用小、无强烈刺激性气味,毒理学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遗体防腐剂毒理学指标
项目
要求
多次皮肤刺激试验
无刺激或轻度刺散
急性眼刺激试验
实际无毒或低毒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实际无毒或低毒
小鼠骨错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阴性
4.5防腐效果要求
4.5.1遗体整体表现
遗体体表不呈现绿色、黑褐色等斑块,不呈现血液沉积变色,皮肤颜色均匀;无脱水或膨胀现象,无水泡及皮肤剥脱现象,无异味及尸臭产生;肌肉富有弹性,体型自然,遗体收缩率较小。
4.5.2遗体局部表现
面部五官形态正常,上下眼睑、鼻孔四周及上下唇无干瘪脱水现象;胸腹部无积液、无异常隆起;双上肢、上下肢各关节能正常屈伸,手指、脚趾柔软无变色,指腹饱满。
4.5.3其他表现
遗体各孔道无体液或防腐液流出;防腐操作部位无防腐液渗出:防腐期内无脱发现象。
5检验方法
5.1一般要求
除另有说明,检验时使用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检验用的标准病定溶液、制剂及制品按照GB/T601和GB/T603的有关规定制备。
5.2感官指标检验方法
外观用目力观察,气味用嗅觉判断。
5.3理化指标检验方法
3
MZ/T228—2024
5.3.1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按相关产品国家标准、《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规定的方法检测。遗体防腐剂常见组分的含量检测可按如下方法:
——甲醛含量测定方法依据GB/T9009—2011中5.5进行测定;
——戊二醛含量测定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2.2.1.29进行测定;
——六次甲基四胺(乌洛托品)含量测定方法依据GB/T1400—2014中5.3进行测定;——乙醇含量测定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2.2.1.2.11进行测定。
5.3.2稳定性检验方法5.3.2.1一般要求
参考《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GB/T38499-2020的相关内容,根据产品特点选择化学测定法或微生物测定法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幼儿园教科研(实践+反思)工作坊:幼儿园教师音乐pck生长的研修路径探索.doc VIP
 - 中餐菜名翻译研究综述.pdf VIP
 - 《氰化渣中硫脲浸金实验研究》》-毕业论文.doc VIP
 - 冬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健康宣教课件.pptx VIP
 - 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抵抗诊断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pptx VIP
 - 2025-2030吐司面包行业前景消费规模及未来销售格局研究研究报告(-版).docx
 - 股权激励对华为公司业绩的影响.docx VIP
 - 医疗器械安全风险分析管理报告模板28页.docx VIP
 - 2025年劳动法实施细则完整版.docx VIP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必背考点提纲.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