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风俗奇趣-诗歌-7 (1).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3

名目:白族扎染技艺2006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云南

编号:Ⅷ-26

2007年6月命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张仕绅 男 66 白族扎染技艺 云南省大理市

白族风俗奇趣

——诗歌

古代白族有音乐舞蹈相结合的踏歌。民间流传的《创世纪》长诗,叙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追述了白族在原始社会“天下顶太平”、“不分贫和富”、“百姓肥胖胖”的没有阶级压迫剥削的平等生活。南诏白族诗人杨奇鲲的《途中》、杨义宗的《题大慈寺芍药》、《洞云歌》等诗被称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诗》中。《望夫云》、《蛇骨塔》、《杀州官》、《钩日头》等文学作品,歌颂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的英雄人物。南诏有名的《狮子舞》,在唐朝时已传入中原,《南诏奉圣乐》在唐朝宫廷里被列为唐代音乐14部之一。《白族调》是流传甚广的“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后一句五言)的格律诗。15世纪中叶,有些文人应用这一民歌形式写下了有名的诗篇,如杨黼的“词记山花碑”。白剧“吹吹腔”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大本曲”是白族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一般由一位说唱人员和一位拉三弦乐手组成。在民居的各种活动、节俗中进行表演活动。

图1“大本曲”解说词

图2大理洱海凤凰半岛的“大本曲”说唱艺人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传统技艺项目建设小组

2015年5月于北京

注:依据资源库建设“白族扎染技艺”考察小组收集资料及互联网资料编辑整理

编写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李友友

摄影: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白族扎染技艺”考察小组成员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