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张玉暖课后答案.pdf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张玉暖课后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张玉暖课后

答案

参考峇案

一、简答题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情感支持原则的内涵及

其应用要求。

答:情感支持原则是指通过爱与关心来建立老师与学前儿童间

的双向接纳关系,为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促进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坚持这一原则是因为学前儿童的社会学习

具有强烈的情感驱动性。

实施这一原则应注意以下两点:(1)投入积极的情感,营造良好的

情感氛围,但要注意把握分寸,不能溺爱或偏爱;

(2)激发儿童良好的社会情感,以此带动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

的发展。为此,教师必须投入真情实感。

2.简述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主要内容。

答:(1)共情。一般认为,共情是对他人状态的一种替代性情感反

应和体验,即由他人的情绪情感引起的与之一致的情绪和情感反应,是

一种重要的社会性情感。共情可以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并对攻击

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羞愧感。羞愧感是个人知觉到自己在一定情境中的行动与这

种情境要求的合理的、道德的、或公认的行动标准相背离时产生的

情感体验。它是道德良知发展的基础。

(3)内疚感。内疚感是个体对自己的过错或过失的感知。个体的

行为违反了内部道德准则时,就产生了悔恨自责的内疚情感,与羞愧感

的差别在于它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个体行为达不到自己内心理想要求

时产生。而羞愧感更多因为达不到外部要求时产生。

3.应从哪些方面对社会教育活动中的儿童学习进行评价?答:

(1)儿童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度。主要评价在教育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幼

儿的卷入程度,以及在学习、探索、表达表现活动中的积极性、能动

性程度等。

(2)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主要评价幼儿在教育活动过

程中的情绪状态,包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情感语言、动

作等。

(3)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互动程度。主要涉及对幼儿在教育活动

过程中与他人互动交流状况的评价,包括活动中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与

互动的次数、形式及有效性等方面。

(4)儿童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的学习习惯。主要评价教育活动中

幼儿对学习探索活动的坚持性;

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善于倾听他人、接纳他人意见以及与他人友好合作、交流协商

等方面的水平。

4.儿童社会性教育的主题可从哪些方面进行设计?答:(1)从

传递社会知识经验的角度设计主题;

(2)从规范儿童行为技能的角度设计主题;

(3)从儿童的生活事件中挖掘主题;

(4)从儿童问题行为中生发主题。

5.简述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内容。

答:(1)助人与分享。有关研究表明,3-6岁的幼儿不同程度存在

分享行为,分享的技能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儿童助人行为随

年龄增长而变化,而且有其他儿童在场时,会由于恐惧减少而增加助人

行为。(2)合作。研究表明儿童合作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

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同伴对儿童的合作行为多

作出积极反应。(3)安慰与保护。年幼儿童可以对周围其他人的情感

悲伤作出亲社会的反应。尽管并不总是很恰当,但儿童的这类行为却

明显地包含有真正关心他人的成分。

6.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有什么积极影响?答:(1)

同伴关系构成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景;

(2)稳定的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使其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

感的重要源;

(3)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7.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目标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第一,

自我系统的发展,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尊心与自我价值感、

成就感与好胜心、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自制力与坚持性等。

第二,情绪情感发展,包括:一般情绪状态、情绪情感表达与控

制、同情心、责任感、好奇心与兴趣。

第三,社会交往发展,包括:交往态度、交往能力(合作、轮流、

分享、遵守规则、解决冲突)、人际关系等。

8.简述导致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社会认知因素。

答:(1)攻击性幼儿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的认知不全面。(2)攻击性

幼儿对攻击后果持有攻击合理的信念。(3)缺乏社会问题解决策略。

(4)攻击性幼儿对他人意图倾向于敌意性归因认知。

9.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一致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应用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