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治理白色污染倡议书一:
全镇广大村(居)民朋友:
护国镇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优美的人居环境靠你我共同创造。为积极响应省、
市、区___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号召,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文明
和谐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特向全镇人民发出倡议:
一、积极行动起来,人人争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示范员。踊跃投身城
乡清洁卫生行动,自觉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坚决抵制“五乱”行为。即不乱
丢乱倒垃圾、不乱摆乱设摊点、不乱停乱放车辆、不乱贴乱挂广告、不乱堆乱放
建材;大力实施“五改两建”工程(改院坝、改房、改厨、改厕、改圈、建沼气、
建生态庭院),开展“厕所与厨房比干净、厨房与居室比整洁、庭院与居室比漂
亮”为主要内容的“三比”和卫生家庭评选活动,要自觉及时处理生活垃圾、清
除杂草、畅通沟渠、隐蔽堆放杂物,家庭内部物品摆放井然有序,干净卫生,让
我们以实际行动“告别行为陋习、与文明同行、做文明护国镇人”,共同营造天
更蓝、水更清、地更洁、城村更美的生活环境。
二、积极行动起来,人人争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员。积极参加环
境净化、绿化、美化工程,自觉规范行为,倡导文明新风,推行绿色消费,抵制
白色污染,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及良好公共卫生习惯,以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
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影响他人,教育同志,形成爱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
耻,人人争做环境卫士,共同营造“护国是我家,清洁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三、积极行动起来,人人争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监督员。人人都是主
人翁,大家都做监督员。对破坏环境卫生、损毁公用设施等不文明现象和行为敢
于抵制,勇于举报,坚决制止。通过采取“领导巡查督办、城管集中治理、村居
日常监管、干部文明劝导、居民自我教育、综合考核评比、板报宣传监督和群众
监督”等措施,做到人人讲文明、破陋习、树新风、塑形象,实现全镇城乡环境
“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
点点滴滴,折射文明素质,举手投足,关系护国形象。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
做一名文明行为的传播者,从现在做起,身体力行,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城乡环
境综合整治活动”,共同创建和呵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相信,明天的护国,
环境将更加优美,经济将更加发达,社会将更加和谐!
广大村(居)民朋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期待您的理解、配合、参与和支持!
倡议人:
____年____月____日
治理白色污染倡议书二: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
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___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就蕴含着这样的
内涵——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可
持续发展能力。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是解决环境问题最根本、
最有效的措施和手段。环境是我们人类及自然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爱护
地球、维护生态、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推广绿色校园、倡导
绿色文明,是一种新的时尚,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中国_______日前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____各部委、各直属
机构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__通知》。通知指出,鉴于购物袋
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今后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应禁止生产、销售、
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为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引导、鼓励广大师生合理使用购物袋,促进
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倡议:
一、积极开展创建绿色校园、绿色社区活动,将环境教育普及、深化下去。
广泛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宣传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的重要意义,使
广大师生牢固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合理使用购物袋。
二、努力学习环保知识,切实掌握有关内容,并结合与环境有关的纪念日、
环境日、节能宣传周等活动,采取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在校内校外宣传环
保,参与社区的环保实践和监督,共同营造节制使用购物袋的良好氛围。
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提倡绿色生活,节约资源,
减少“白色污染”,回收资源,绿色消费,支持环保。
四、积极、认真搞好校园以及居住社区、公共场所的绿化、美化、净化,清
除或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白色污染”。
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