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磷基生物陶瓷的临床应用规范》编制说明.pdf

《钙磷基生物陶瓷的临床应用规范》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钙磷基生物陶瓷的临床应用规范》

编制说明

一、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我国每年由于创伤、肿瘤、感染等骨病造成的骨缺损患者达600万余,其

中2/3需进行重建治疗,而且伴随人口老龄化,骨折发病率与日俱增,导致临

床植骨需求不断攀升。自体骨一直是骨移植的“金标准”,但其骨量来源十

分有限,需二次手术且易引起取骨区疼痛、感染等潜在并发症,而同种异体

骨则可能造成病原传染、免疫排斥等不良反应,因此人工骨材料成为骨移植

的生力军并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我国骨植入材料市场自2010到2019年从72

亿极速增长至270亿,展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前景。

磷酸钙生物陶瓷(HA、β-TCP或双相陶瓷)作为天然骨的主要无机成分,

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人工骨

材料。然而,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磷酸钙生物陶瓷仍不能完全满足骨重

建需求,尤其是面对感染、肿瘤等病理微环境及复杂场景(大段/不规则缺损、

深部骨折等)时,其疗效往往不佳,而导致治疗周期长、反复手术甚至骨髓

炎、骨不连等并发症,给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究其原因在于,目前对

磷酸钙生物陶瓷的临床应用尚未建立规范,对于不同临床骨病的治疗模式如

最佳植骨窗口、数量、范围、与自体骨共混比例等仍缺乏明确的指导标准,

导致磷酸钙生物陶瓷植入后未能充分发挥生物活性,临床疗效大打折扣。

事实上,国内外围绕医用磷酸钙生物陶瓷的规范化生产和技术要求等,

先后制订一系列现行标准,但以往建立的标准仅限于对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制

备工艺、检测方法及理化性能作出规定,而在临床应用方面尚无明确标准的

制订。因此,本标准针对临床治疗骨缺损过程中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应用进行

规范化,以最大程度提升其重建修复能力和临床疗效,为骨科专病损伤修复

提供更加优良的治疗方案,旨在缩短患者治疗周期、降低骨髓炎、骨不连等

1

并发症发生率、节约治疗费用,并为将来磷酸钙生物陶瓷的临床应用提供参

考范式。

二、标准编制原则及依据

1、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

和起草规则》要求进行编写。

2、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充分考虑科学性、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

标准编制。

三、项目背景及工作情况

(一)任务来源

按照《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有

关规定,经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及相关专家技术审核,批

准《钙磷基生物陶瓷的临床应用规范》团体标准制定计划,计划编号为:

CI2023469。本标准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提出,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

根据计划要求,本标准完成时限为6个月。

(二)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负责起草、编制标准文

档及有关文件。上海贝奥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华

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等参与起草,负责对标准中重要规定进

行讨论和建议,并参与标准内容的研究和编制。

(三)标准研制过程及相关工作计划

1、前期准备

标准编制小组详细检索、研习国内外有关文献,充分搜集磷酸钙生物陶

瓷治疗骨缺损方面的数据资料。同时,多次与国内外骨科医生、急诊创伤科

医生、生物陶瓷研发公司等资深专家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广泛征求标准制定

相关意见和建议。

2

2、标准起草过程

2023年11月13日,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向国家标准

委全国标准服务平台立交立项,立项编号为:CI2023469,并向全社会公示了

15日。

2024年1月10日,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组织了第一次起草会议,谈论了

标准各章节相关内容,确定了分工和编制工作的各项任务完成时间节点。

2024年3月10日,组织了第二次起草会议,确定标准内容的草案。

2024年4月20日,将标准草案提交中国国际科技促进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通过审核。

3、征求意见情况

2024年5月底,标准编制小组先后通过现场会议、电话、微信等多种形式

征集⾏业专家相关意见和建议。针对征集的意见,标准编制小组召开了研讨

会,将收集到的意见进行汇总处理分析,在充分吸纳合理意见的基础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