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试题 语文 PDF版含答案.pdf

江苏省宿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试题 语文 PDF版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年级信息卷

语文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

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

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级标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材料一:

很多诗人读懂了社会,看到了社会的黑暗,满怀愤懑之情却不被世人理解,其实表现的是孤独

的体验。他们常以理想中的群体为自己的参照物,所以他们难以适应现实环境。以完美无缺的人物

对应生活中的人,诗人怎么会满意呢?他们难以与现实中人交往以摆脱孤独,恶性循环走向更孤独。

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独创往往也遭受排斥或不理解。典型的要算李商隐了。他刻意追求诗歌的表

现形式,独创了属于他自己的艺术风格却不为时人理解。

历史上杰出诗人没有不在遭受政治社会打击后走向更加孤独的,他们都在孤独中奋进,在孤

独中创作,给后世留下了璀璨的诗篇,他们或者在生前或者在身后得到社会历史的肯定。他们对

孤独有超乎一般人的理解,在他们的诗歌中常有孤独的描写。古人直接用孤独类词语做诗题的如

以及

蔡琰《悲愤诗》、曹植《怨诗行》等。作为社会中人,他们也感受到自己可能是社会的边缘人,

他们也知道承受孤独将意味着什么。但他们把遭受孤独作为享受,都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般的义

无反顾,“虽九死而无悔”“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们执著、孤行的背后是对社会更加清醒的认

识,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孤独体验给他们的仕途和生活道路带来了阴影,却给他们的艺术创作

带来了生机,成就了他们独创的艺术生命。

杰出诗人体验孤独是对自己独立思想和自我意识的肯定,他们将面对世俗合群观念的挑战,

之间的二律背反具有特殊的审美范式。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克己”“天人合一”等对诗人

孤傲、风骨等不入俗流持否定态度。诗人的独立意识和创新意念与封建社会倡导的中庸合群氛

围格格不入。诗人的使命和他们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促使他们饱尝孤独。他们比一般人更能

接受自我。这种对内在自我的认可与接受,使他们能够更勇敢地去觉察世界的真实本质,而在

社会浊流面前,一般的知识分子往往崇尚“合群”,实现与黑暗社会、与统治者“沟通”,追

求不偏不倚中庸之道的境界。

相对于诗人独立人格、自我意识来讲,常人的合群往往是缺少自我意识的表现。社会心理学

的研究表明,缺乏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人难以有创新的意愿和行动,他们常会违背常识去迎合

群体的谬误而浑然不知。合群可能带来自我的迷失,自我的迷失又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对群体的

依赖。而自我意识的缺乏,又使他们往往难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思想,从而更依赖于社会对比,在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对比中确定或矫正自己的行为思想。“从众者有感觉卑下的倾向,缺乏能力,缺乏自信,同时

还对自己的特性与人格缺少良好的判断”。社会的人一般难以逃脱合群的魔力,诗人却要不

断排斥从众心理,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就是努力将非审美注意调节为审美注意,

调整意识的集中和指向。诗人的创作是为社会群体服务的,个体的孤独是为了调整距离。与群体

过近,难以调整注意;与群体过远,则走向孤芳自赏或对立面。

孤独体验并非使诗人成为离群索居的冷血类人,而是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封建主

流社会将人民作为君臣的附庸,越热爱人民诗人就越领受孤独,历史上优秀的孤独诗人不胜枚举,

皆是如此。炽热的情感是艺术的生命,诗歌以情动人。诗人的创作,当其博大深沉的爱和情得不到

主流社会的认可,难以与社会群体交流时他们便会出现泛爱的倾向,以山水为友,与自然为伴,以

琴酒度日。

(摘编自钱剑平《论古代诗人孤独体验的审美范式》)

材料二:

孤独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精神结构中的心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