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gada综合症的认识及临床进展3.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NUMPAGES1

Brugada综合症的认识及临床进展2

Brugada综合症的认识及其临床进展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蚌埠第三医院(233000)杨荣平近年发现,在特发性室速或猝死中,部分患者心电图可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和V1-V3导联ST段抬高,但其临床检查均末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西班牙著名学者Brugada认为这是一种新的特殊类型特发性室速,它不但是中青年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是许多过去认为原因不明的特发性室速或室颤的又一重要病因。

一,发生率与分子病理学本病于1992年BrugadaP和BrugadaJ两兄弟首先提出而引起临床注意?1?。

1996年日本Miyazaki?2?等将此独特的临床电生理病症命名为Brugada综合症。

此后,世界各地报道陆续增多,国内最近亦有零星报道。

准确发病率尚不清楚,文献认为占特发性室颤中的40-60%。

主要分部亚州,尤以东南亚国家发生率最高,故有东南亚夜猝死综合症(SUNDS)之称。

发病年龄资料报道不一,但以32-40岁为高峰,大多为男性,男女之比约为10:1。

在泰国该Brugada综合症年病死率达40/10万人口,仅次于第1位交通事故死亡率。

本病常有晕厥、室颤及可疑心源性猝死家族史。

Brugada等认为该综合症的异常心电图及多形性室速的发生与心脏器质性疾病无关。

M细胞的功能异常、缺如或数目减少可能促使心肌去极、复极的异常,从而产生异常心电图。

但Martini?3?在尸检发现,Brugada综合症虽然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存在,但可能会有隐匿的右室心肌病的存在。

故所谓正常心脏性猝死者,其实心脏并不正常,只要有更好的检测手段或方法,终究会发现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

晚近分子生物学研究指出:

Brugada综合症的发生与心脏钠离子信道基因突变有关?4?,其发生部位在LQTS3型SCN5A基因的位置上。

由于基因缺陷而引起钠离子信道恢复加速或钠离子信道功能丧失。

但与长QT间期致尖端扭转性室速的基因缺陷不同,在R/W+T/W信道没有观察到持续的抗失活电流,这说明特发性室颤(IVF)伴有RBBB和ST段抬高是由于一个不同于以延长QT间期为特征的心脏复极异常和尖端扭转性室速的基因缺陷所引起的。

因此,Brugada综合症与长QT间期诱发的室速具有不同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基因分析研究发现,Brugada综合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因此认为染色体遗传性家族心肌病(主要累及右室及传导系统)可能是本综合症的病因?5?。

在这些患者的心肌组织中,同时存在正常和突变的钠离子信道,钠离子信道电流抑制引起动作电位平台丢失均质性,将导致不应期的离散而形成折返性心律失常。

研究指出:

不同患者基因突变类型可能不同,一些患者的基因突变导致SCN5A功能改变,而另一些患者的基因改变引起功能丧失。

但目前尚不清楚对钠离子信道功能产生不同影响的两种突变怎样导致相同的IVF综合症,两种类型基因突变在正常心脏引起折返的结果,心电图ST段抬高伴RBBB也表现不一致。

另据推测,除SCN5A外,还可能存在有其它基因突变,导致动作电位早期一过性外向电流(Ito)活动增加或L型钙离子流(ICa)活性降低,从而引起这种特异的心电图改变和心律失常发生,可见,Brugada综合症的基因具有多态性。

二,心电图变化与心律失常机制Brugada综合症是一个可致心脏性猝死的一个独立临床病症,其恶性心律失常发作多呈快速性多形性室速而无尖端扭转现象,亦无QT间期延长,室速均发生于短联律间期室性早搏诱发。

故Brugada认为室速系心室内功能性折返所致,而不是心室内异常兴奋灶增高伴单个折返环形成诱发。

Brugada综合症ST段抬高及诱发室速/室颤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右室心外膜一过性外向电流(Ito),2相平台期丢失(或缩短)及2相折返有关?6?。

在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一过性外向电流(Ito)产生动作电位1相,反映为动作电位尖峰和平台之间的切迹。

细胞电生理研究表明:

心内膜和心外膜动作电位形

文档评论(0)

159****4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