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VIP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2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荀子和子思、孟子虽然同属于儒家,但他们在学派内部的对立却是自不待言的。对于思孟特殊留意“思”,荀子就提出劝学来对抗。最干脆的说法见于《劝学篇》的一段话: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给这两种工夫定了高下。尤其是后面一连串的比方,在荀子看来,学习的本质是借助于自我以外的事物来扩展、延长或者提升自己,犹如登高而招,虽然手臂并没有变更,但可以达到见者远的效果,这就是善假于物的结果。思却只是局限于自我的内部,犹如翘足而望之所得,终不能与登高之博见同日而语。在荀子看来,自我之外有一个广阔的世界,此世界不是通过闭门之思可以了解的: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篇》)

必需是通过学习,外在世界的博大以及自我的局限和缺陷才可以呈现出来,被我们自己意识到。因此,外向的见闻就变得特别重要。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纯粹的思是无意义的。

思孟与荀子的确是主见着两种特别不同的路径,前者看重的是思,而后者重视学。假如从成圣的角度来考虑,孟子主见“人皆可以为尧舜”和荀子说“涂之人皆可以为禹”是类似的,都在确定一般的人能够成为圣人。但是其成圣的基础和工夫却迥然不同。对孟子来说,其基础是每个人都有的善性或者良心,其工夫则是“反身而诚”的思。对荀子来说,其基础却是人性的恶,以及通过后天学习而能够驾驭的化性而起伪的实力。可以把这两种工夫分别概括为思以致圣和学以致圣,代表着儒家内部的学思两途。思以致圣确定生命内部的善性以及良心:道德的根源不能从外部去找寻,必需返回到生命的内部,因此把反身的思看作是确立道德生命的根本途径;学以致圣则相反:人性是恶的,没有所谓的本心或者良心,生命须要借助于外在的力气才能确立其道德的一面,因此须要通过学来了解作为生命之衡的道,进而由此道来规范自己的自然生命。

可以看出,学与思的不同不能孤立地去理解,它们事实上牵连着荀子和思孟各自的核心观念。学留意外向的索取,思强调内在的发掘。但这只是表面的东西,更要紧的是,对两者的侧重关涉到对生命的基本理解:或者乐观或者悲观的看法。徐复观说:“孟子认为人之性善,只要故意、养心、尽心,便会感到万物皆备于我矣;所以孟子反求诸身而自足的意味特重。但荀子认为性恶,只能靠人为的努力向外面去求。由小人进而为士君子,由士君子进而为圣人,当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荀子特殊留意学,而学之历程则称之为积;积是由少而多的渐渐积累。”总的来看,孟子认为人在根本上是善的,所以偏重内向的思。荀子不同,性恶的主见确定了其认为生命必需通过外向的努力才能获得变更。

(择编自王博《论劝学篇在《荀子》及儒家的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和子思、孟子虽然同属于儒家,但他们的学派对立却是自不待言的。

B.孟子和荀子都认为一般人能够成为圣人,但成圣的基础和工夫却不完全相同。

C.思以致圣把思看作是确立道德生命的根本途径,学以致圣则以学来规范生命。

D.荀子之学与思孟之思有所不同,确定了荀子和思孟各自的核心观念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绽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在多个论述层次中对两派观点都是并列对举,没有明显偏倚。

C.文章以《劝学》中“登高而招”为例,证明白荀子之学比思孟之思更超群。

D.文章末段引用徐复观的话,不仅有效总结了上文,也有力支撑了作者的观点。

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意识到外在世界的博大以及自我的局限和缺陷,才能看到学习的重要性。

B.思以致圣和学以致圣不能孤立地理解,要结合荀子和思孟对生命的基本理解。

C.荀子之学与思孟之思,前者表现的是生命的悲观,后者表现的是生命的乐观。

D.只有多学多积累,小人才可能进而成为士君子,再由士君子进而成为圣人。

【答案】1.C2.C3.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实力。这类题目答题时一般要细致审题,然后阅读所给选项,并在文中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区位,留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找寻微小的差别确定答案。

A项,“他们的学派对立却是自不待言的”错误,原文为“他们在学派内部的对立却是自不待言的”,应为“学派内部对立”。

B项,“成圣的基础和工夫却不完全相同”错误。原文为

文档评论(0)

198****705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优质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