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道员曾广镕武昌三20240823184539.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末道员曾广镕武昌三年考补

创建于7小时前

刁庆宪

曾广镕(1870-1929),字履初,号甄远、岑华,梦残,书房称岑华馆,行亨六,小名濬二。湖南湘乡荷叶(今属双峰县)人。曾纪鸿二子,曾国藩孙。清特赏员外郎,选授刑部员外郎,花翎二品衔,湖北补正任道湖北牙厘局总办简,署理湖北按察使,授湖北葹鹤兵备道,辛亥归田。

笔者《曾广鎔缙绅录中三年职官信息空缺考》(以下简称前文),梳理了曾广镕武昌三年先后署理洋务局、方言学堂、牙厘局支郡、师范学堂、粤汉铁路局的大致轮廓。但在各部供职时间衔接上,碍于史料缺乏,亦有回避或模糊处理之憾。今新获一些史料证据,立即给以补充。

一、曾广镕在洋务局时间

《申報》1905年4月20日第四版,刊登了《湖北全省洋务局职官一览表乙巳月》。所谓乙巳月,是指农历立夏到芒种的时间段。

表一,《湖北全省洋务局职官一览表乙巳月》

由上表可知:

1、洋务局管理层七人,“一把手”总办,由按察使司岑春蓂(广西)挂帅;会办江汉关道继昌(满洲),参议升署盐道梁鼎芬(广东),后补道馨龄(满洲),后补道曾广镕(湖南),后补道李祥霖(湖南),后补道左元麟(江苏)。如此设置的领导层构架,不禁让人联想到现行惊人相似的机构体制组成。

2、洋务局下设文涉、编译、铁路、矿物、实业、大商税等六科,专办人员二十五名。机构庞大,人员周齐。管理范围既涉及到外事交往和文案编译,又几乎囊括了本省所有的现代新型实业,足见洋务局在湖北洋务新政下举足轻重的地位。

3、曾广镕“三十年二月初二日领照到省”,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四月未离洋务局,服务时长十五个月。

二、曾广镕在方言学堂时间

清末光绪二十八年(1902),张之洞在湖北武昌设外国语文学堂——方言学堂。专课日、英、法、德、俄五国文字,办学目的是自应兼习各国语言文字,以资应变致远。

具体讲,武昌自强学堂由三佛阁迁至东厂口,同时改名为方言学堂。专业为方言、算学、格致、商务四种,每科分斋讲授。以后算学一科,改归两湖书院,格致、商务停办,实际只有言一斋,故又称“方言学堂”。

张之洞向光绪皇帝奏请创办“自强学堂”奏折(局部),武汉大学档案馆校史办提供

现今的武汉大学的前身之一就是自强学堂、方言学堂。在武汉大学官方网站,可以看到方言学堂校领导之一曾广鎔的名字(见表二)。

表二:

1、曾广鎔到任方言学堂的时间。

武汉大学官网给出的时间是1905年春。春即春季。武昌位于中国中部,四季分明,公历3到5月为春季。结合上表一,曾广镕及排在他名字前面的馨龄,应是4月下旬或5月同时离开洋务局,双双就任方言学堂的监督。

2、曾广鎔离开方言学堂的时间。

严格讲,武汉大学官网有关曾广鎔担任方言学堂监督至1911年的信息并不可靠。依据《缙绅录》记载,光绪三十三年春(1907)曾广鎔已被任命分巡施鹤兵备道,驻扎在建平县的施南府,距武昌至少550公里,推测其不大可能至1911年仍然兼职省城武昌的方言学堂监督。《申报》第九版(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十三日)检到一则新闻,证实了笔者的质疑。

【新闻原文】方言学堂监督辞差之原因。武昌方言学堂监督曾广鎔观察自行辞差。实因该堂屡起冲,皆堂长张濂一人所酿,近仍不悛,监督有名无实,不肯代为受过,故求去甚力。张香帅留之不得,乃委武昌敎谕刘洪烈接充,而以牙厘局会办予曾观察。

1905(光绪三十一)年7月9日《大公報》(天津版)有题为《方言学堂大风潮》新闻。抄录如下:

方言学堂文学教习徐思允有小才,好大言。秉性傲慢,有睥睨一世之慨。前因考试后徐向人言,全堂二百卷仅有一二卷可以删改,余均不能入目。语为学生所闻,遂相约不上文学堂(他堂上如故)。徐因樱众怒亦数日未来堂,时有尹堂长四逺调停方将就绪。忽张堂长濂自外郡查学归。此风万不可长。当柬请徐至已则借他人讲堂招集学生晚以利害声色俱厉詎。学生仍不肯,遂张堂长无法,下堂寻徐而徐已遁矣。张愤极,即将案与己有嫌之杨陈二生革出,以为不敬师长聚众滋事者戒于是全体学生大动公愤,齐至堂长室,与张问难,张以人众恐致被辱遁去。X尹堂长力劝乃散时,监督曾履初观察至堂,学生齐集谒见。禀称全堂已为张破坏,至于此极学生等共议六事。一、此次动公愤者二百人非张革之杨陈二生,请将杨、陈革牌注销;二、徐教习学术深邃,既不屑赐教则请另换一程度稍低之教习;三、张堂长历次藉公事而洩私愤,与学生为难,犬有不革尽学生已之势,学生惧之不願认张为堂长,四、改良教授管理诸法,五、与学生以自治之权,六、以后开除学生须下各学生咨询谋佥方可革除。曾监督当将前四事允办,后二事尚须酌行,遂又剴切劝谕学生辞退如仪(此五月十七日事),曾随至湖南中学堂,张亦追踪来商办法。曾立意主和平,张不愿,遂请梁心海观察至筹议对付梁,亦不以革生为然,而张始终以不姑容为言,再三运动梁。梁当允其革生。嘱其勿任性。张当拟一革除学生名姓底稿,计二十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