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仙山赋第十六段赏析【南宋】程公许骈体文.pptVIP

葛仙山赋第十六段赏析【南宋】程公许骈体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葛仙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中部的葛仙山镇,地处武夷山北麓,主峰葛仙峰海拔1096.3米,葛仙山景区面积50平方千米,号称“中华灵宝第一山”。据历代郡县志载,汉以前葛仙山名云岗山,因汉末赤乌元年间(238年—251年)江左著名道士、医药学家、道教灵宝派创始人葛玄(后人称之为葛仙翁)在此炼丹、飞升,故易名葛仙山,又称葛山。葛仙山集宗教文化与自然风光为一体,是道教和佛教和睦共处的宗教地,形成了“一山两教、道佛双修”的宗教文化。葛仙山上古迹形胜,拥有洗脚坑、上马石、下马石、炼丹台、息心岩、仙人足印、飞升台、香炉峰、七星井、道人石、普同塔、试剑石、龙眼井、百步岭、千年古松等景观。[3]自明代以来,葛仙山寺观形成了每年六月初一开山门、十月初一关山门的例规,期间形成的庙会成为葛仙山文化中的风景线。葛仙山名称最早记载是古石印《葛仙山志》(残本)收录的唐诗人白居易题《葛仙山景杂咏》:“三天极目观,阳村山落下”。证明在唐代,葛仙山名称已经出现。白居易作这首诗的时间大致为唐元和十年至十三年(815年—818年),其时白居易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司马是个闲职,基本上没有权力。正因为如此,白居易才有时间游山玩水,先后到过庐山、葛仙山等地。而葛仙祠建造时间最早出自万历《铅书》记载,“葛仙祠,在铅山县南西七十里葛仙山。宋元祐七年(1092年),乡人立祠祀之。元至正间(1341年—1368年),增建太极观,中造仙翁像。”据历代郡县志载,汉以前葛仙山名云岗山,因汉末赤乌元年间(238年—251年)江左著名道士、医药学家、道教灵宝派创始人葛玄(后人称之为葛仙翁)在此炼丹、飞升,故易名葛仙山,又称葛山。葛仙山是“一山两教,道佛同修”。葛仙山供奉的是道教灵宝派始祖葛玄,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太极仙翁。《神仙传》中载:“汉建安四年,太极真人及太上玄一三真人于会稽虞山以《灵宝经》授太极左仙翁葛玄。”其后,葛玄辗转至江西杨村云岗山结庐修持。乡人感其灵验,遂改云岗山为葛仙山。葛玄羽化后,其侄孙葛洪成为灵宝宗的重要传人,葛洪从孙葛巢甫又进一步将古《灵宝经》发扬光大,著新《灵宝经》,并正式开山立宗,创灵宝派。葛仙山也自然成了灵宝派圣地——中华道教灵宝第一仙山。唐宋间,灵宝派空前昌盛。唐代懿宗皇帝,北宋英宗、徽宗,南宋理宗皇帝皆赐封葛玄、敕建仙山。来葛仙山创建佛教慈济寺的乃是鹅湖峰顶山慈济禅寺六堂之一“隆隐堂”的高僧大德。这鹅湖慈济禅寺的开山始祖又是唐代佛教界的大义慧觉禅师,他先后历经四朝皇帝,蒙赐锡杖、玉环,敕建鹅湖寺宅,为天下八大丛林之一。葛仙山慈济寺即为鹅湖峰顶慈济禅寺分寺。葛玄在铅山修炼,历代郡县志均有记载。如: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铅书》记载:“(县治)南七十里,日葛仙山,其高三十有六,二十里,汉仙人葛玄之所筑也。爰有仙坛、香炉、水碙,皆铁冶。有仙井焉,有龙池焉,有上马石,下马石,息心石;有试剑石,字书精妙;有飞升台,悬峰凌虚;有鹤迹鹿蹄。”“铅山邑小,而道集其大,门辟以三:有朱吕二陆四儒也,有大义、智孚、云震三禅也;遡而上之,又有葛孝先焉。四儒兴于宋,三禅住于唐,而葛仙则始于汉。翘翘三氏之宗,皆萃之于铅山,铅山之学合三氏,而知所适从矣。”程公许(1182-1251年),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州,南宋叙州宣化(四川宜宾西北)人,一说眉州眉山(四川)人,少年时代,以孝敬出名,其母侯氏有病,他闭门谢客,好几个月,侍奉饮食,后来死了,他痛哭超出了礼制。嘉定进士。历官著作郎、起居郎,数论劾史嵩之。后迁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又论劾郑清之。屡遭排挤,官终权刑部尚书。有文才,今存《沧州尘缶编》。*莫不竹户风清,纸窻日冏(观中诸寮窻,户皆雅洁,与他观不侔)。荫栢纛之幽森,罗怪石之嶾嶙。………………《铅山县志》记载,唐咸通(860年—873年)中于葛玄炼丹处建宗华观。宋治平二年(1065年),宗华观赐名玉虚观。北宋元祜七年(1092年),玉虚观改名为大葛仙殿。后又多次修葺,经南宋、元、明几代扩建,遂成一气势宏大的道教建筑群,除大葛仙殿外,有三官殿、灵官殿、地母殿、玉皇楼。明代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葛仙山修建了接官亭。明朝万历三十年(1593年),葛仙山始建慈济寺。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大葛仙殿毁于火,后修复。葛仙山赋第十六段南宋程公许国学骈体文作品赏析作品赏析图片欣赏作者简介THANKYOU!*

文档评论(0)

阿里巴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