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1).docVIP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竟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下面词语。

尝:________________竞走:______________信然:_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戎为什么站着不动?(用文中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5.给下面的汉字注音。

盂(______)沧(______)孰(______)汝(______)

6.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9.此句中“尝”的意思是()

A.尝试 B.曾经

10.请在此句中用“/”标出朗读停顿。

11.《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通过本学期开展的历史人物故事会,你还了解的历史人物故事有《______》《______》。

精卫填海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2.填空。

“精卫”的样子是______,它是____。

13.“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象征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

人有亡斧者(节选)

人有亡①斧者,意②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③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皆无似窃斧者也。

注释:①亡:丢失②意:猜想;怀疑③他日:另一天

14.“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中的“颜色”的意思是()。

A.色彩,色泽 B.穿着打扮 C.神态,表情

15.“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的意思是()。

A.不久,丢斧子的人在挖沟时找到了自己的斧子

B.不久,丢斧子的人在邻人家找到了自己的斧子

C.不久,邻人的儿子在丢斧子的人家里找到了斧子

16.这个人丢失斧子时和找到斧子后,邻人之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没有___________,只是这个丢斧子的人心理不一样了。

17.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多选)

A.不要毫无根据地去猜疑别人

B.不能轻易相信别人,要时刻保持警惕

C.如果对别人有成见,就会影响自己对这个人的正确判断

伟大的祖国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她像一个巨人,屹(y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