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695-2024露地春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规程.docx

DB41T 2695-2024露地春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露地春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规程主要内容1历史背景及目的提供了露地春马铃薯春季地膜覆盖栽培的技术规范2材料与适用范围分析了水源土壤条件以及种植区域,提出了相应的种植要求3测量与收获描述了播种前播后和收获的过程,分析了收获条件的影响因素4管理与储存探讨了田间管理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有效的管理和储存方式5生产记录对生产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生产数据的统计报告6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发

ICS65.020.20CCSB20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695—2024

露地春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规程

2024-07-26发布2024-10-25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地环境 1

5播前准备 1

6播种 2

7田间管理 3

8收获 4

9贮藏 5

10生产记录 5

附录A(资料性)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控药剂使用方法 6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商丘市金土地马铃薯研究所、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河南农业大学、商丘市睢阳区农业农村局、河南德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鲁振、陈亚伟、张锐、李付立、任淑芳、毛丹、雒峰、刘堃、史庆玲、王舜、轩青霞、杨威、朱正民、李志敏、王瑞丽、石静、王泳超、陈建辉、梁敏、石聪、李冬冬。

露地春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露地春马铃薯覆膜栽培的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贮藏和生产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露地马铃薯春季地膜覆盖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18133马铃薯种薯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66马铃薯等级规则

NY/T2383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NY/T2789薯类贮藏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地环境

4.1产地选择

选择排灌方便、无污染的沙壤土或壤土,宜选择两茬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地块为前茬。

4.2灌溉水

应符合GB5084的规定。4.3土壤

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

5播前准备

5.1整地施基肥与药剂处理

5.1.1整地

选定的地块秋季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晒垡,耕深25cm~30cm,要均匀一致。播种前精细整理地块,达到细、平、净、上虚下实。足墒播种,墒情不足时人工造墒。

5.1.2施基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按照NY/T496的规定进行施肥,中等肥力地块,一般目标产量为3000kg时,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kg~3000kg或高温消杀处理的畜禽粪1000kg~1500kg或商品有机肥100kg,复合肥料N-P2O5-K2O(15-10-20或15-12-18)75kg~100kg。土壤微量元素锌、硼缺乏时宜补施硫酸锌1.2kg,硼砂1kg。

5.1.3土壤药剂处理

宜使用辛硫磷或噻虫嗪,施用方法见附录A。

5.2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宜河南省种植的马铃薯品种,种薯质量应符合GB18133的规定。

5.3种薯处理

5.3.1暖种

马铃薯种薯通过休眠期后,播种前20d~30d晾晒并剔除病烂薯块,在温暖、通风的地方暖种。适宜温度为15℃~18℃,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

5.3.2切块催芽

播种前2d~3d进行种薯切块,切刀宜靠近芽眼,每块种薯要有1~2个芽眼,薯块重35g~45g。切刀每使用10min或切到病、烂薯时,用0.5%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消毒灭菌。

切块后,装网袋或装筐后或将其摊在温度17℃~18℃、相对湿度80%~85%的条件下使伤口愈合,不应堆积过厚以防烂种。

人工播种催大芽,芽长到0.5cm~1.5cm;机械化播种时,种薯芽长不应超过0.5cm,也可直接进行播种。

5.3.3拌种

生物菌剂拌种或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g+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5g~10g+水500mL拌

200kg种薯。

6播种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