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爱生如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爱岗敬业,视生如子

——玛热勒苏镇寄宿制学校教师杨新荣

杨新荣,中国共产党党员,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时刻关心国家大事;能坚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活动;能保持思想端正,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严格遵守《教师法》,严于律己,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全心全意搞好教学教研工作,真真正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多年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也获得许多荣誉。

一、不忘初心,无怨无悔

1991年7月于额敏师范毕业,当她得知当时的玛热勒苏镇阿克米克特甫村的喀拉苏小学急需老师,年仅19岁的的她就想到那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家里人得知后,极力阻止,劝说她“那里风大,冬天易封路,离家还远,三餐都无法保障是热的,艰苦得很。”听到这些后,非但没有阻止她去那里的,反而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念。她要去那,因为孩子们需要她。

杨老师说她听进去了家人的劝,但是她首先想到的是那里的孩子,孩子可以在那样的境况下学习,她,一个人民教师,去那里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她深知为人师表,这四个字的含义,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她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

就是这样一份初心,杨老师保持了二十多年。至今杨老师都是潜心学习,反复研讨新课标,大量订阅教学刊物,认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常向同科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积极参加各个公开研讨课,教学技能不断提高。

二、一句承诺,半生守候

那年杨老师担任一年级语文数学老师和班主任,有一天下课一个蒙古族小女孩怯怯的走到杨老师的面前用着不清楚的汉语说:“您可以永远留下来吗?”那略带哭腔的声音彻底揉碎了杨老师年轻的心。就在那时吐雅从口袋掏出一个红红的苹果,杨老师送给您:“这是我叔叔从很远的地方带回来的,希望您能一直教我们。”就在这时其他同学也都围了过来,都大声的喊着:“杨老师您不要走了好吗?”当时杨老师那不争气的泪水就决堤般奔涌下来。那一刻杨老师决定永远不会离开需要她的孩子。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帮助他们。

在喀拉苏小学杨老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毕业生,有汉族,回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杨老师也一直坚守着她的承诺,不曾离开喀拉苏。在喀拉苏小学她不仅教孩子们读书写字这些日常的学习工作。她还给孩子们讲民族团结,讲国家时事。她深知除了知识,爱国主义教育是要从小抓起。好习惯的养成更是从小做起,身为一位小学教师她教育不可不为尽心尽力,竭尽全力。

直到2014年9月由于生源太少,喀拉苏小学不得已被合并了,虽然离开喀拉苏小学,但是杨老师并没有离开讲台。因此杨老师来到了玛热勒苏镇寄宿制学校。

三、不改本色,师德长存

来到新学校的她,依旧是热爱自己的职业,享受三尺讲台。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学生文明守纪,积极向上,并坚持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开展思想教育。

当她看到一点成绩起色时,她就鼓励学生发扬优点,继续努力。每当接到一个新班级时,她总是通过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基础、智力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来制订教育教学的具体措施。在面向全体,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重点培养优等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做好差生转化的工作。在转化差生方面,杨老师能坚持用师爱去感染学生,一面多和学生谈心,交朋友;一面经常性和家长联系。面对纪律差、成绩差的学生,杨老师从不疏远,从不歧视,而是采取多教育、多辅导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进步。还经常在班里开展“一帮一”的互学、互助形式,使差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刚来玛热勒苏乡寄宿制小学的她,虽然换了教学环境,换了学生,但不换的是她那一腔热血,对教学的热爱,对学生的爱。初至玛热勒苏乡寄宿制小学的她接手了一年级,其中有个叫阿戈尔柯的学生,不爱说话,不爱笑,学习也较差,经过了解后杨老师得知她母亲不在身边,父亲酗酒成性,几乎每天都醉醺醺,砸东西,喝酒,是常事。日常生活仅靠年迈的奶奶照顾。针对这一情况,杨老师常常和她谈心,课下也给予她课外辅导,渐渐地阿戈尔柯学习成绩有了起色,话也多了起来,渐渐笑容浮现在她的脸上。

一天,和往常一样很晚了,外面刮着风,下着雪。学生都放学回家了,老师也几乎全走了,杨老师和往常一样准备拿上作业教案锁门离开。还没出学校大门,只见一个年迈老人颤颤巍巍的走过来,手还不时擦拭眼睛。走近了,杨老师认出了来人,是在家长会上见过的阿戈尔柯的奶奶。奶奶带着哭腔用着不太熟练的汉语向杨老师表述着,原来奶奶在放学后

文档评论(0)

138****94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