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标准》.docx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言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172号)的要求,在对城市公共体育场工程建设项目实践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国内城市公共体育场工程项目建设经验,并结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导向,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建设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选址与规划布局、面积指标、建筑和建筑设备、主要技术经济要求等。

在执行本建设标准过程中,请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10076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体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中体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邱玲刘康宏王大卫原树桂阚巍

黄新伟刘旭王兵张播陈振羽吕铁杭陈雪龄彭维勇安枫李刚张莹王迁

主要审查人:鹿勤顾均秦咸悦朱祥三罗鹏韩迪冯金虎赵晨耿宝权高建伟

X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2)

第三章选址与规划布局 (4)

第四章面积指标 (5)

第五章建筑和建筑设备 (9)

第六章主要技术经济要求 (10)

附录一城市公共体育场房屋建筑具体内容构成 (11)

附录二城市公共体育场辅助用房组成 (13)

本建设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 (15)

X

·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体育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规范城市公共体育场的建设,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和规模,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保障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有效满足全民健身需求,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项目决策和建设的全国性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相关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是全过程监督管理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项目的重要标尺。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城市公共体育场新建项目,改建、扩建项目可参照执行。不适用于残疾人专用体育场。

城市公共体育场是面向公众全民健身开放,可满足田径和足球等室外体育比赛、训练和体育活动等,同时可为观众提供座席和配套服务用房的体育建筑。

第四条城市公共体育场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适应人民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需求,满足体育比赛的服务功能。同时综合考虑城市公共体育场设施的共享共用,做到规模合理、功能适用、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绿色节能、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应满足体育强国和全民健身发展需求,应符合国家体育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建设专项规划,统筹考虑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项目所在地经济、文化和城市发展水平,并预留一定发展空间。作为平急两用设施的,应兼顾城市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防处置需要。

第六条城市公共体育场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2·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七条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规模应根据所在城市城区常住人口确定,并应符合表1的规定。城市公共体育场应根据当地体育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所在城市城区常住人口总量、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等要求确定。设区的城市的下辖县(市、区、旗)建设城市公共体育场的建设规模总和不应超过所在城市城区常住人口对应的最大建设规模。

表1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规模

城区常住人口

(人)

建设规模(座)

4000030000

29999~20000

19999~10000

9999~5000

5000以下

300万以上(含300万)

100万-300方

(含100万)

50万~100万(含50万)

20万~50万(含20万)

20万以下(不含20万)

注:表中“√”是指对应的宜选建规模,“—”是指不应选建规模。

第八条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应对现有城市公共体育场调研评估后,综合考虑城市公共体育场设施的共享共用,以需求为导向确定城市公共体育场新建数量。

·3·

第九条城市公共体育场按座席数划分为五级,并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规模划分

建设规模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座席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