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中的历史考试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认识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要团结一致,共同对外。
3.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学具:历史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播放《卢沟桥事变》的短片,引导学生回顾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发生及其意义。
3.课堂讲解:讲解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强调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4.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5.举例讲解:通过分析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如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等,讲解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贡献。
6.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7.板书设计:以时间轴的形式,呈现卢沟桥事变至抗日战争胜利的过程。
8.作业设计:
(1)请简述卢沟桥事变的发生及其意义。
答案:卢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请列举抗日战争中的两个重要战役,并简要说明其意义。
答案: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林彪的指挥下,于1937年9月25日,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李宗仁领导的第五战区部队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卢沟桥事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学生了解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胜利意义,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和举例讲解,让学生认识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等。
2.拓展延伸:让学生课下收集其他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下一节课进行分享,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细节
1.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抗战的爆发:卢沟桥事变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了解其经过和影响对于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至关重要。
2.国共合作抗日的方针:国共两党的合作是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理解两党合作的原则和过程对于把握抗日战争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3.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日战争的战场分为正面和敌后两个部分,了解两个战场的特点和贡献对于全面理解抗日战争的形势和战略具有关键作用。
4.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理解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对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难点中的重点细节
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涉及多方面因素,包括国际形势、国共合作、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等,分析这些因素对于理解抗日战争的复杂性和胜利的来之不易具有重要意义。
2.国共合作抗日的方针: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在抗日战争中经历了曲折的发展,理解两党在战争中的合作与矛盾对于深入理解中国政治生态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三、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1.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抗战的爆发:卢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个事件不仅是两国之间的军事冲突,更是中日民族矛盾的全面激化,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抵抗情绪,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2.国共合作抗日的方针: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合作关系,共同抵抗日本侵略。尽管两党在战争中有过合作,但也存在矛盾和分歧。例如,在战争初期的战略战术上,国民党倾向于消极防御,而共产党则主张积极进攻。然而,在整场战争中,两党都能够以民族利益为重,形成有效的合作,共同应对日本的侵略。这种合作关系不仅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也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日战争的战场分为正面和敌后两个部分。正面战场主要是指中国军队与日军直接对抗的战场,如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等。敌后战场则是指中国军队在日军占领区进行的游击战争,如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华中的游击战争。两个战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