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docx

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25分)

1.(4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百年征程bōlán壮阔,百年初心A(历久弥坚天长地久)。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成就了千秋伟业B中国共产党人wánqiáng拼搏,铸就了伟大精神。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凝心聚力,再启征程。新时代的青少年更应传承先贤的精神血脉,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

A处的词语是。

(3)请在B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B处的标点符号是。

2.(2分)通城中学组织“重走謇翁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同学们围绕“南通博物苑是南通城市名片”主题搜集了以下资料。你认为不符合主题的一项是()

A.南通博物苑馆藏丰富,其中反映南通地方风土民情的藏品最具特色。

B.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所公共博物馆,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C.南通博物苑位于南通市崇川区,有多条公交线路可到达。

D.南通博物苑由张謇先生创办,多处景观建筑上有张謇亲笔书写的题名、楹联。

3.(3分)老师请你整理一段采访录音。请结合语境,补上采访问题及关联词。

采访者:

受访者甲:我觉得张謇精神里最感人的是为国担当、为国分忧的精神。

受访者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謇的开拓创新精神。他兴办众多学校,在推动教育改革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4.(3分)通城中学组织“重走红色路”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回答问题。

保尔和达雅来到莫斯科,借住在一个机关的档案室里。这个单位的领导帮助保尔住进了一家专科医院。

……

从保尔住进档案室那个晚上算起,已经一年半过去了。这十八个月里,保尔遭受的痛苦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保尔“遭受的痛苦”具体指什么?在这之后他选择了一条怎样的道路重返新生活?

5.(4分)结合作品,说说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为什么称徐海东为“红色窑工”。

6.(9分)用课文原句填空。

经典诗文,总能给人精神的启迪。“乱花渐欲迷人眼,(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美妙春景,“忽如一夜春风来,(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奇异风光,“(3),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的田园之趣,使人沉静。“(4),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真挚情感,“(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爱国激情,“(6),(王安石《登飞来峰》)的远大抱负,给人力量。“(7),不亦君子乎”(《论语》)更告诫我们要做一个有修养的君子。

二、(60分)

7.(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与赵莒①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②醉流霞③。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注释]①赵莒:钱起的朋友。②羽客:道士。③流霞: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

(1)结合诗句,说说诗人茶宴时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8.(18分)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斗茶①记

[宋]唐庚

①政和二年三月壬戍,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②。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某闽入,其所赍③宜尤高,而又次之。然大较④皆精绝。

②盖尝以为天下之物有宜得而不得,不宜得而得之者。富贵有力之人,或有所不能致,而贫贱穷厄、流离迁徙之中,或偶然获焉。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良不虚也。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而近世欧阳少师作《龙茶录》,序称嘉褚七年亲飨明堂,致斋之夕,始以小团分赐二府,人给一饼,不敢碾试,至今藏之。时熙宁元年也。吾闻茶不问团铤,要之⑤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千里致水,真伪固不可知,就令识真,已非活水。自嘉祜七年壬寅至熙宁元年戊申,首尾七年,更阅三朝而赐茶犹在,此岂复有茶也哉!

③今吾提瓶走龙塘,无数十步,此水宜茶,昔人以为不减清远峡。而海道趋建安,不数日可至,故每岁新茶不过三月至矣。罪戾之余,上宽不诛,得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汲泉煮茗,取一时之适,虽在田野,孰与烹数千里之泉、浇七年之赐茗也哉?

(节选自《眉山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斗茶:流行于宋代的一种品评茶叶高下的游戏。②寄微斋:唐庚被贬惠州时读书、品茗、会客之室。③赍(jī):携带。④大较:大略,大体。⑤要之:总之。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昔人以为不减

文档评论(0)

188****03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