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三二第三单元第节苏联的经济改革(测试).docxVIP

高中历史高三二第三单元第节苏联的经济改革(测试).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第4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

1.1958年至1959年间,苏联集体农庄购置的拖拉机及各种设备的总值达到了320亿卢布,约有100万技术人员转到了集体农庄,使得集体农庄摆脱了机器拖拉机站的控制,有了自主经营的权利,能够根据自身的力量来使用各种机器和技术力量。这项改革

A.打破了斯大林模式

B.发挥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D。确立了与美争霸的优势地位

2.勃列日涅夫改革中,在工业方面实行部门管理体制的同时,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3.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下列能够体现赫鲁晓夫“蛮干”的是

A.揭露斯大林一生的主要政治错误

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C。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4.苏联1954年的玉米种植面积只有500万公顷,这无法达到赫鲁晓夫要求的指标。赫鲁晓夫给各地官员下达了严令,各地官员派出各种执法队逼迫农民们改种玉米.1955年,苏联的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了1800万公顷。赫鲁晓夫的这一做法

A.增加了农民收入

B.忽略/自然因素

C.赶上了美国农业

D.扩大了垦荒面积

5.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推行“新经济体制”,给企业的计划指标由原来的近30个减少为9个,国家拨给企业的资金南企业自行使用支配,企业经理有权确定职工的劳动报酬形式及具体的奖励指标和条件.这反映出“新经济体制

A.有利于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

B。开始冲击斯大林模式

C.放弃使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D。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6.“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这一改革导致苏联

A。国民经济迅速好转

B.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C。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国内局势失控并最终解体

7.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B。对外扩张使国家陷入困境

C。个人专断,政治生活僵化

D。批判斯大林

8.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9.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的路子.其实质是

A.放弃了苏联的传统做法B。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尝试

C。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D。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10.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1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积极提倡种植玉米的苏联领导人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12.赫鲁晓夫提出“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口号,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代之以“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1967年宣称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口号都

A.具有开创性、探索性、创新性的特征

B。与美苏争霸中苏联居于优势密切相关

C。是“加速发展战略”在改革中的运用

D.体现了苏联领导人对国情的片面认识

13.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关于这一改革,说法不准确的是

A。针对问题,苏联经济特别是农业形势严峻

B。创新突破,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C。下放权力,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D。物质刺激,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14.从苏联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

②因为积重难返,苏联改革步履艰难,效果不大

③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④改革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观察下面苏联年人均消费食品数量(公斤)表,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913年

1923、1924年

1928年

1930年

1940年

1952年

面粉、大米制品

200

223

214

208

195

190

蔬菜、瓜果类

40

7

文档评论(0)

育人读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从事教育工作10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