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202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202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岁末年初,哈尔滨凭借得天独厚的冰雪旅游资源成功“火出圈”。夏日的雾凇(雪的一种,由冰晶在温度低于冰点以下的物体上形成的白色不透明粒状结构沉积物。)又为其增添了无限魅力,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打卡。图为一记者抓拍的游客打卡瞬间,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中游客的朝向最有可能是(???)

A.偏南 B.偏北 C.偏东 D.偏西

2.下列光照图中与此刻画接近的是(???)

A. B. C. D.

长江中下游地区流传着一句气象谚语:“五月南风要下雨,六月南风海也枯”。很好地总结了区域降水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诗句所描写的地理现象,其蕴含的地理原理可以用来解释“五月南风要下雨”的是(???)

A.岭东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C.禽会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D.悬丝梅子熟时雨,簇簇桃花开雨深

4.下列天气形势图中,能够反映“六月南风海也枯”的是(???)

A. B.

C. D.

冰间湖是指在冬季当外界环境达到结冰条件时,仍在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者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在北极地区,冰间湖通常出现在湖冰厚度较厚的浮冰层,出现的位置较为固定,其形成与高原风密切相关,并存在周期性发展和消失的特点。图为白令海峡周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四个地点中,最可能形成持久性冰间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冰间湖的研究是极地科研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因为冰间湖(???)

A.增加海气变化 B.减缓高低纬洋流循环 C.缩小北极航道宽度 D.危害生物栖息地环境

7.夏季冰间湖的开阔水面增加,会导致冰间湖进一步扩张,其原因正确的是(???)

A.海面更易散逸热量,使得太阳辐射量增大 B.海水蒸发量增大,使更多水热进入大气层

C.冰层减少使水温升高,洋流增温效应显著 D.大气中水分增加,水汽凝结吸收热量增多

鸳鸯泉位于广西河池凤山县凤城镇,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由两个泉水组成,也称公母塘。公塘和母塘均为常年泉,其位置大约只相距不到40米,但两泉的泉水颜色不同,研究发现鸳鸯泉的源头为年里村落水洞补给的外源水,图为鸳鸯泉周边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不属于影响鸳鸯泉水色差异因素的是(???)

A.光照条件 B.泉潭深度 C.泉水成分 D.泉底水草

9.鸳鸯泉为常年泉的有利条件是(???)

①气候湿润,降水丰富②断层发育,易于蓄水③地处向斜,容易汇水④地质较老,含水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落水洞的形成过程(???)

A.地壳抬升一堆积作用一流水侵蚀一挤压作用 B.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变质作用一流水侵蚀

C.堆积作用一变质作用一流水侵蚀一流水堆积 D.堆积作用一挤压作用一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

紫金山森林曾遭遇严重破坏,后在20世纪40年代初受到了很好的保护。逐渐形成我国典型的北亚热带森林植被,为进一步明晰我国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演替动态,研究人员以紫金山南麓近70米生的落叶阔叶林为对象进行抽样调查,测量并记录胸径(DBH)≥5cm树木的种名、路径等指标。图为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胸径分布。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下列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A.山胡椒种群属于衰退种群 B.糙叶树种群属于进展种群

C.种群进一步向阔叶林演替 D.栓皮栎属于强喜阴的树种

12.研究发现,山胡椒和朴树的聚集程度比较高,其原因可能是(???)

①树木胸径较小,种子传播扩散有限????②地形分布,有利于形成适宜的环境

③属于主要外来树种,适应能力较弱????④知名风景区游客众多,人类干扰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流动人口的主要承载地。传统城市群流入人口按照功能区分布。省内总部和省部3类,可以视作城市群流入人口的流动范围的差异和变化。图为2000-2010年五大城市群流入人口流动范围结构及其变动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读图可知(???)

A.京津冀城市群省部之间流动人口的所占比例提升最显著

B.长三角城市群2000年流入人口中来自省外的占比达50%

C.珠三角城市群一直是远距离流动人口占比最高的城市群

D.长江中游和川渝省内中心城市崛起缩短了人口流动距离

14.分析五大城市群人口流入的空间分布格局,可知(???)

A.长三角城市群自新的流动人口规模一直保持基本不变

B.沿海城市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习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初高中各学科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