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成因分析中的若干逻辑关系及其厘清策略.doc

地理成因分析中的若干逻辑关系及其厘清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页

地理成因分析中的若干逻辑关系及其厘清策略

因果模型是地理学解释模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把它看成是分析真实世界相互作用的简便模型”(大卫·哈维)。地理成因也是考试中的重要内容,教学中重视分析地理事物的形成条件,厘清逻辑关系,对于提升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理成因分析中的充分、必要和充要条件

充分、必要和充要条件是逻辑学中常见的三个假言推理。简言之,充分条件即如果有A则必然有B,反之则不然;必要条件即如果没有A则必然没有B,而有A却未必有B;充要条件即如果有A则必然有B,反之亦然。

(一)地理成因分析中的充分条件示例:阴雨天气的成因

阴雨天气的形成,主要有“低压中心或低压槽控制”“锋面活动”和“地形抬升”等情形,如“锋面活动必然导致阴雨天气”,而“阴雨天气未必由锋面活动导致”,上述“锋面活动”等情形均分别为阴雨天气形成的充分条件。

(二)地理成因分析中的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示例:台风的成因

台风的形成必须满足“高温”“高湿”和“地转偏向力”三个条件,缺少上述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必然不会形成台风。因此,“高温”“高湿”和“地转偏向力”分别是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上述三个条件均具备,则成为台风形成的充要条件。

二、逻辑关系混乱——地理成因分析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地理成因分析中,师生时常陷入逻辑关系混乱状态,充分、必要与充要条件界线模糊,分析问题抓不住本质,复习效率低下。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教师沉陷于地理表象的追逐,忽视内在本质的梳理

以课程标准(大纲)要求为基准的教材内容和高考选拔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复习中如果不善于挖掘事物的本质规律,仅沉陷于地理表象的追逐,极容易产生逻辑混乱。常见情形有以下方面:

1.仅关注教材阐述的普遍规律,忽视特殊情形的研究。教材展现的往往是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现象、原理和规律,一些特殊性或是深层次的规律不一定写入。如“导致全球变暖的人为因素”问题,教材一般均强调“人类活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或“人类破坏植被,加大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这极易导致学生形成“二氧化碳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充要条件”的认知,其实“二氧化碳排放”只是“全球变暖”的充分条件,因为人类活动排放的甲烷、氟氯烃、臭氧、氮氧化物等都是温室气体的来源。

例1.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在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4℃~5℃,这将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节能减排问题,B选项的节水与节能无关,而D选项中“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不符合节能减排理念。学生容易误选C选项,原因是不了解水稻种植会排放大量甲烷。正确答案为A。

2.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材罗列的现象,忽视学生的探究能力、归纳能力和把握地理规律的能力的培养。教材中许多地理规律往往用典型案例来阐述,如“地上河”就以黄河下游最为典型,教师如果不重视探究其本质成因,就会使学生形成“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因此地上河仅存在于黄河下游”的错误逻辑。其实在“河流含沙量大;地势低平,泥沙淤积强烈;河流泛滥;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都有可能形成地上河。

例2.图1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题目。

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

解析:此题根据图示中“地上河”的信息,考生极有可能选A选项,但在图示中还有“河湖密布”以及“海拔均在50米以下”等信息,这些信息均与长江中游地区特征相符,且长江中游“地势低平,泥沙淤积强烈,河流易泛滥,人口密集,为防止泛滥人为加高大堤”,从而形成地上河,正确答案为B选项。

3.不善于挖掘教材的隐性信息,使学生产生认知盲点。如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教材中重点强调“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四大因素,教师在具体分析“土壤”条件时,如果只强调“肥力”因素中的有机质和矿物质,而忽视了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含量等其他要素,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就会由于认知盲点而导致学生无从下手。

例3.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B.多虫害

C.地温低D.太阳辐射强

解析:在高寒地区阳光房解决了热量(气温)条件的同时,还必须解决地温(土壤温度)问题,因此正确答案为C。

(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导致逻辑混乱

“负迁移”常在两种相似又不相似的情境下产生,

文档评论(0)

134****8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