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的观察-第2课时》教学设计1.docxVIP

《地貌的观察-第2课时》教学设计1.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2地貌的观察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与解读

本节内容的课标内容要求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这条课标,涵盖了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地貌类型和第二节地貌的观察两个部分的要求。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课标原文:了解地貌观察的顺序,能够在野外选择地貌观察点并确定地貌观察的顺序。

2.课标解读:了解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能够在野外实地观察和描述3-4种地貌。

过程与方法:

1.人地协调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地质地貌,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

2.综合思维: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地貌的环境特征。

3.区域认知:知道所观察地貌的典型分布地区。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地理实践力:在野外观察或室内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体悟自然之美,树立人地和谐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地貌观察的顺序及主要内容。

2.掌握地貌观察的方法、理解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等高线地形图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探究法、分组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表3基于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引入

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呈现庐山考察时拍摄的视频与景观图片(如图所示),并呈现相关的新闻报道资料

[文字材料]80年代初热映的《庐山恋》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同时也引来了许多人上山居住,它亦是成为现今牯岭镇人口重负的历史原因。人口的增加导致庐山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

提出问题:

[核心问题]如果你是庐山的管理者,你需要从区域整体性条件出发,统筹兼顾的同时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庐山的居民点,经济活动、基础设施等,为居民提供优化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在此之前你需要认真的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明确地理环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为此,我们先从庐山的地貌考察开始,你会怎样去去规划你的考察路线呢?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观看视频,直观感知庐山的自然、人文环境。

思考,作为一个庐山的管理者,会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

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以现实世界的管理任务为导向,让学生学习新知之前先置于学习情境中,帮助学生认识到本节学习内容的实际价值,进而激发学生投入学习的积极性。

新知学习

地貌观察的顺序

环节二:自主学习,分析问题

【自主学习,讲解知识】

教师组织学生对本模块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分析问题

问题①:如何选择与确定观察点?

问题②:应该按什么顺序观察?

【补充内容】这部分内容讲解时需要补充以及引导学生简单回顾初中地理相关知识内容,包括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其地形特征,以及次一级地形地貌特征。

五种基本地貌类型及特征

地形类型

海拔

地形特征

平原

200m以下

宽广平坦

高原

500m以上

面积较大,外围陡峻,内部起伏较和缓

山地

500m以上

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地势起伏较大

丘陵

200-500m

地势起伏较大

盆地

不一定

四周高中间低

次一级地形地貌特征

山顶

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

中间高,两侧低

山谷

中间低,两侧高

鞍部

中间高,四周低

【认真听讲】

认真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聆听老师讲解。

回答1:观察点的选择首先应该选择海拔相对较高、视野比较开阔、障碍较少的位置

回答2:观察物体要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点到面。

对于地貌观察首先要观察视野内的地貌如山地、平原,判断属于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哪一类;再观察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并回忆地理描述语言

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河岸观察凹岸、凸岸的分布等。

【回忆旧知】

回忆初中地理相关知识,五种基本地形类型、次一级地形地貌,以及并用地理语言进行描述

1.对于相对简单的知识内容,可以通过学生自学以及教师辅助讲解,增加学生对本节课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储备,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

2.简单回顾初中所学,激起旧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建立联系,完善知识结构体系。

新知讲授

地貌观察的内容

【教师讲解】

结合教材,阐述在野外进行地貌观察的内容(包括高度、坡度、坡向、形状、面积、空间分布、地面起伏、破碎程度等,其中以前三个要素为主)及其基本内涵

1.高度:

板书补充讲解不同地形类型的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以及坡度起伏情况:

地形

绝对

高度

相对

高度

地面起伏情况

平原

<200m

起伏很小

丘陵

<500m

一般<200m

起伏不大

山地

>500m

一般>200m

起伏很大

高原

>500m

边缘较高

中间较低

边缘陡峻,起伏较大

中间坦荡,起伏较小

盆地

不一定

四周高中间低

边缘陡峻,中间起伏小,平坦开阔

2.坡度

图4.23坡和坡角示意

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