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考点探究】
一、东北地区位置、范围
1位置
(1)经纬度位置:北部为我国纬度最高地区,东部为我国经度最东地区135°多。
(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南面为渤海、黄海,东面临近日本海。
(3)经济位置:东、北、西三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相邻,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2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
二、东北地区商品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气候
(1)有利: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南北跨度大——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2)不利:纬度高,气温低,生长期短;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2地形和土壤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对东北地区地形和土壤的高度概括。具体而言: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系呈马
蹄形环绕在广阔的东北大平原的西、北、东三面,在平原上分布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
3植被:寒温带针叶林(兴安落叶松)和温带针阔混交林(红松)。
4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化肥、农药、机械;
(2)地广人稀,便于大规模经营;
(3)交通便利,促进外向型农业形成。
二、农业布局分区——耕作区、林区、畜牧区。
(一)耕作区——商品粮基地建设
1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
2特点: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高、机械化水平最高。
3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方向
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加快发展农产品
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4问题——黑土肥力下降及沼泽地的保护。
(1)黑土肥力下降
原因——黑土冲刷、只用不养。
措施——平整土地、植树造林、培肥(秸秆还田最有效)、改善耕作制度。
(2)沼泽地的保护
沼泽地的形成(从来水和排水两方面分析);
沼泽作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消除污染净化水质、保护改善生态
环境、珍禽栖息地、沼泽植物是重要资源。
(二)林区1全国最大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2问题:采育失调、皆伐等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3方向:森林合理利用与保护;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三、东北地区农产品分布
农产品分布区
粮水稻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及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食小麦生长季节较短的北部地区,尤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
作玉米分布普遍,以中部松辽平原最为集中,成为我国的“玉米带”
物谷子分布普遍,以比较干旱的西部地区所占比重较大
高粱辽河平原为主产区
经济大豆以平原地区最多,北部多于南部
作物甜菜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其次是三江平原
亚麻以黑龙江省产量最多
附:特产——鹿茸、人参(长白山区);柞蚕茧(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我国是最大产区);苹
果(辽南)。畜产品——三河马、三河牛(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
【实战演练】
读图,回答1~4题。
湖北岸的距离约为
千米千米千米千米
平原首先应该
A引入灌溉水源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D排水
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
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主要是
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
4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
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天然林B水源林C湿地D草场
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
库和池塘。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非湿地为
A①B②C③D④
6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B径流的调节系统C淡水资源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