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清除胎盘后子宫重建术在胎盘植入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胎盘植入主要与剖宫产或其他子宫手术后的瘢痕子宫、前置胎盘、高龄妊娠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反复无痛的阴道流血、子宫压痛、下腹痛等症状,目前胎盘植入已成为产科严重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对于胎盘植入或合并剖宫产指征患者,临床通常建议行剖宫产术,若胎盘植入较深或面积较大,则建议行子宫切除术,但子宫切除后,患者需定期接受子宫颈细胞学检查,监测远期子宫颈残端癌的风险,且大部分患者有保留子宫的意愿,因此,研究安全有效的子宫保留手术方案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目前保留子宫的常见手术方案为胎盘原位保留+子宫动脉栓塞术,胎盘原位保留是指在胎盘植入患者经过剖宫产或阴道分娩终止妊娠时,将胎盘部分或全部保留,减少大出血风险,但仍有可能发生难以控制的晚期产后出血、严重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1-2]。对于胎盘植入患者,我院采取清除胎盘后子宫重建术,在保留患者子宫的同时,能避免胎盘原位保留的缺点,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基于此,本文就清除胎盘后子宫重建术在胎盘植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胎盘植入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42例和B组38例。其中A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30.26±3.45)岁;孕周33~38周,平均孕周(35.84±1.64)周;初产妇27例,经产妇15例;合并前置胎盘35例。B组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30.57±3.09)岁;孕周33~38周,平均孕周(35.68±1.62)周;初产妇22例,经产妇16例;合并前置胎盘3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彩色多普勒超声或磁共振成像检查提示胎盘植入高度疑诊者[3];(2)术中检查发现胎盘部分或完全未自行剥离;(3)术后病理学组织检查,发现绒毛侵入子宫肌层深处者;(4)患者有强烈的子宫保留意愿;(5)单胎妊娠。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障碍或器质性病变者;(2)凝血功能异常或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对手术无法耐受者;(3)多胎妊娠。
1.2方法A组患者采用清除胎盘后子宫重建术:(1)椎管内麻醉,患者取仰卧位,于患者下腹部正中做一纵切口,分离膀胱和子宫下段间粘连,下推膀胱至子宫颈内口以下,使子宫下段充分暴露。(2)术中探查,在取出胎儿时尽量避开以胎盘或者胎盘薄处为切口。(3)在胎儿娩出后,将子宫移动至腹腔外,并在宫颈内口水平以下使用血浆管捆扎,充分阻断子宫血流供给,血流阻断后,进行胎盘清除,切除无肌层子宫壁。(4)施行2-0可吸收线进行全层缝合,收拢肌层,重建结点呈渔网状排布,修复重建子宫下段,使子宫由葫芦状恢复为倒置梨形。(5)松开血浆管,对出血处或子宫壁膜薄弱处进行加固缝合,放置宫腔球囊,置引流管后关腹,术后静脉滴注卡贝缩宫素(南京星银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1mL∶100μg×5支)100μg。B组患者采用胎盘原位保留后子宫动脉栓塞术:(1)椎管内麻醉后进腹,尽量避开胎盘取出胎儿,取出后尽量保留整个或部分胎盘,切除自然剥离部分,保留未剥离部分;(2)行子宫动脉栓塞术:使用穿刺针于股动脉处穿刺,置入4F动脉导管,应用数字减影成像技术,确定导管插入双侧子宫动脉后,注入100mg甲氨蝶呤(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5mg/瓶),使用吸收性明胶海绵进行子宫动脉栓塞。若两组患者在术中发现胎盘植入范围大,或术中出现大出血时,需及时进行子宫切除手术处理,术后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1)围术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子宫保留率。β-HCG水平使用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江苏德朗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检测,β-HCG5mU/mL为阴性。(2)术后并发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产褥感染、膀胱损伤、晚期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3)血清指标: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于患者空腹状态下取静脉血3mL,经高速离心后留上清液待测,使用RPW-2103型多功能酶标仪(沃尔福实业有限公司)检测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水平变化。(4)妊娠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
2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子宫保留率高于B组,住院时间和β-HCG转阴时间均短于B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两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
2.3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比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s主动握球运动对PICC置管患者CRT的预防价值及其对腋静脉血液流速的影响.doc
- 56℃加热灭活病毒与常温放置对试管法血型鉴定结果的影响.doc
- 70%最大吸气压水平在支气管扩张患者吸气肌抗阻训练中的应用效果分析.doc
- 512层螺旋CT薄层扫描结合计算机人工神经网络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doc
- App联合夫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影响分析.doc
- 阿达木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炎性反应及骨形成生物活性蛋白水平的影响.doc
- 安全预警护理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图像质量及血管并发症的影响.doc
- 鼻骨骨折复位术联合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骨骨折的疗效及临床价值.doc
- 辨治小儿疳证经验撷萃.doc
- 丙卡特罗口服液联合降阶梯方案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