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制取》实验的课堂创新及分析.docVIP

《氧气的制取》实验的课堂创新及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氧气的制取》实验的课堂创新及分析

《氧气的制取》实验的课堂创新及分析

《氧气的制取》实验的课堂创新及分析

《氧气得制取》实验得课堂创新及分析

刚开学不久得某一天,我在化学实验室讲授《制取氧气》一课,演示《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2—5]。(由于这是一个课本演示实验,按照惯例,书本实验一般都能成功。所以我也没多在意,也没有多加思考就直接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附:实验2—5内容:

Ⅰ、在试管中加入5ml5%得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得木条伸入试管,木条是否复燃?

Ⅱ、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得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把带火星得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得现象。

Ⅲ、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ml5%得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许二氧化锰,把带火星得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得现象。)

当做到【实验Ⅱ】(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得试管,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得气体)时,却始终检验不出氧气。此时,教室里一片寂静,弄得我也很尴尬。我在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难道书上得实验有问题吗?”此时我陷入了窘境,怎么办?难道我直接把实验本质告诉学生吗,可是我又有点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同时学生们又会怎样想呢?会说老师在编实验结论?在我患得患失得思想斗争下,我决定与学生一起来寻找原因,碰巧也可以锻炼学生得探究能力,由于新教材理念就是要体现学生得探究精神。

师:“同学们,老师得这个演示实验失败了,无法将这个实验得真实现象展现给大家,请大家想想办法帮帮老师,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实验失败得原因。”于是同学们七嘴八舌地争论着,有合理也有不合理得。

生:“老师,您有没有拿错药品。”

师:拿起那瓶过氧化氢溶液,看了看标签说:“没错。”

生:“是不是加热不充分,过氧化氢没有发生反应,根本就没有气体产生。”

(这时我大感高兴,因为我感觉学生已进入到探究得氛围中,真正融化进来了。)

师:“既然您们提出了这个猜想,那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吧。”

师:取出了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了5ml5%得过氧化氢溶液,在原有得基础上延长了加热时间。

生:“看,有气泡产生!”

(刚才得学生提出得猜想不攻而破。)

师:“那还有没有其它得原因呢?”

学生们来劲了,自觉得把头聚到一起,讨论开了,顿时教室里一片沸腾。

生:“可能产生得气体不是氧气。”

生:“可能是过氧化氢溶液得浓度不够,产生氧气得量不足。”

(这时,我及时肯定了大家猜想,表扬了大家这种积极动脑、参与探究得热情。)

师:“这样吧,大家也不要争了,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验证吧。”

师:取出了一支试管,向当中加入了比刚才更浓得5ml20%得过氧化氢溶液,加热,这时大量得气泡冒出,于是我慢慢地把带火星得木条伸入了试管中。

(本来我以为会成功得,可是带火星得木条像是在跟我作对似得,一点反应都没有。)

生:“哎!”实验又失败了。

师长叹了一声:“在加热时,确实有气体产生,却不能使带火星得木条复燃。即使提高过氧化氢溶液得浓度,产生得气体也不能使带火星得木条复燃,难道刚才真得不是氧气吗。”

生:“是氧气,只是可能产生得氧气中含有大量得水蒸气。”

(听到这个猜想我差点跳起来,完全出乎我得意料。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师:“好,您得想法非常好,那么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这种气体是不是氧气呢?”

学生陷入了沉思……

生:“可以将产生得气体收集起来再检验。”

生:“收集起来检验不是跟刚才检验一样吗?”

生:“将产生得气体干燥后再检验。”

(我惊奇于学生思维得活跃性和勇气得可嘉性,我不知不觉地加入了她们讨论得行列。)

师:“怎么来干燥气体呢?可能大家以前没有接触过干燥气体得方法,下面我就介绍一种干燥装置。”

师:取出球形干燥管,作了一个简单得介绍。

师:“怎么把这个装置安放到我们刚才制气体得装置中呢?”

(在学生得议论中,根据大家得建议,在大试管上加上了一个球形干燥管)

师:鼓励大家根据刚才讨论得结果画出装置图。学生通过合作,画出了如图1所示得装置图。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收集气体得想法很好,那我来展示一种收集气体得方法。”给出如图2所示得装置图。

图2

图1

师:“下面我们就来验证刚才大家得猜想吧。”

师:【演示实验】按图1所示装置用5%得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同样也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同样得实验。

“哗”,这时教室里爆发出了一片掌声,学生们都手舞足蹈了。我知道实验成功了。此时,那种自豪感在学生得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全都沉浸在成功得喜悦中!

最后,经过学生得讨论,得出结论:加热5%得过氧化氢溶液确实有氧气放出,由于同时会产生水蒸气,所以实验现象不明显。

师:“今天大家得表现都非常出色,通过质疑、猜想、设计实验验证了书本上不完美得地方,所以我们以后不要完全迷信现有知识,要学会大胆质疑,开拓创新,要勇于挑战,正确得面对挑战!”

(注:经研究发现,用5%得过氧化氢溶液加热

文档评论(0)

sw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