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武大120周年校庆校长致词.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顶天立地,拥抱武大梦

---李晓红校长在武汉大学120周年校庆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梅园操场隆重集会,共襄武汉大学百廿盛典。

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各位嘉宾和校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关心和支持武大建设发展的各级政府、各界朋友和广大校友,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珞珈之山,东湖之水,山高水长,流风甚美”。跨越三个世纪的武汉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精彩华章,她的每一个音符都激荡着动人心魄的历史回响。

120年前,民族危亡,兴学图强。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秉持“自强之道,以教育人才为先”,在武昌创办自强学堂,武大从诞生之日起就把自身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

85年前,珞珈初创,筚路蓝缕。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校长王世杰上任后就说:“武汉大学不办则已,要办就办一所具有崇高理想、一流水准的大学”。这一铿锵之声,开启了武大人迈向世界一流的梦想之旅。

75年前,西迁乐山,弦歌不辍。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武大历经八年艰难困厄,铸就令世人惊叹的“乐山辉煌”,跻身于“民国四大名校”,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大奇迹。

64年前,国家新生,科教新启。武大主动服务新中国建设的迫切需求,在构建中国高等教育新格局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武大率先实行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

13年前,四校合并,和合生生。迈入新世纪的新武大,作为“高校合并成功的典范”,吹响了奔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号角。

从武汉大学120年发展史中,我们深深感受到的是武大人心系国家、胸怀天下的赤子情怀。

这是一个湮没在历史深处的普通武大人的故事。1943年抗战时期,一位还在读大一的哲学系学生投笔从戎,从乐山穿越喜马拉雅山,到达中印缅抗日的最前线。他尽其所学、尽其所能,不仅担任随军翻译,还成为一名出色的战地救护员,当炮弹将帐篷掀翻,医生和护士先后倒下,他仍然在血泊中救治伤员。1951年抗美援朝中,他又痛别尚在襁褓中的一对幼子,再次奔赴异国战场。他没有获得赫赫勋章,但他的故事嵌入人们的心灵深处!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武大人,却把生命的价值深深融入民族的血脉之中!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他叫李晓声。

在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历程中,还有大批干出一番惊天伟业的武大人:辛亥革命“首义功勋簿”上有30多位武大学生的名字,“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有5人曾在武大学习或工作,“六一惨案”中20多名师生用鲜血抗争国民党暴行,陈潭秋、李汉俊等60多位武大校友先后为中国革命献出了生命。他们挥洒热血、奉献青春,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红色乐章!

从武汉大学120年发展史中,我们也深深感受到武大人顶天立地、勇于担当的精神气慨。

1948年毕业于电机系的欧阳予校友,在上世纪60年代,面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和打压,年仅33岁的他带领团队,历经无数个通宵达旦,用6年时间攻克360多个科研项目、排除2000多个技术难题,终于研制出我国第一座军用核反应堆,为氢弹上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而后他又历时20年完成第一个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将武大人的名字载入共和国的核工业档案,被誉为“中国核电之父”。“外国人能干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干!”欧阳予的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也抒发了武大人的豪情!

像欧阳予一样,校友马骥设计了中国第一台联合收割机,张效祥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陈东升创办了中国赫赫有名的民营保险公司和拍卖行,雷军推出的小米手机正在叩响世界大门;一代代武大学人也把学问做在大地上,极地科考武大人履冰卧雪,测天绘地武大人享誉五洲,水电工程武大人禹功伟业,国际三大杂交水稻武大人扛鼎一足……顶天立地、以学报国,武大人以不息的创新、不懈的求索,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从武汉大学120年发展史中,我们也深深感受到武大人求是崇真、自由包容的学术风尚。

我们心目中永远的校长——李达教授,不仅是一位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和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之一,也是一位捍卫真理的钢铁战士。在“左倾”之风肆虐的“文革”年代,他坚决反对林彪集团鼓吹的“顶峰论”。他说,“违反辩证法的东西,不管哪个讲的,都不能同意!”因此,他惨遭迫害至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也未动摇自己的立场。李达老校长坚持真理的勇气和实事求是的风范,成为一个时代的标杆!

以李达为代表的武大学人,言传身教、薪尽火传,形成了潜心为学、献身真理、敢于批判、勇于创新、自由包容、奖掖后学的武大学术精神,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道道蔚为大观的学术胜景:以刘永济教授为首的“五老八中”,让武大中文系百花齐放、熠熠生辉;同期从哈佛留学归国的韩德培、吴于廑、张培刚“哈佛三剑客”,分别在国际

文档评论(0)

movi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喜欢分享的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