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宽诚:与新中国同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9

王宽诚:与新中国同行

在众多的宁波帮人士中,和祖国内地联系最早、关系最密切、因而名气也最大的香港“宁波帮”的代表人物是王宽诚。

王宽诚先生出身贫寒,幼年受教育不多,但是一生兢兢业业、艰苦奋斗,从一名普通学徒成长为享誉国内外的工商巨子。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并成为热烈而坚定的爱国者,向世人展示了他不平凡的人生轨迹。

王宽诚1907年出生在鄞县布政乡\t_blank宋严王村(属今天鄞州区\t_blank古林镇),祖辈和父亲都是小商贩,但因父亲生意平淡,从小就过着清贫的生活。小学毕业后,15岁的王宽诚经引荐担保,到宁波永丰贸易行学徒,从此踏上了从商的道路。

1932年,25岁的王宽诚由于办事干练,被当时宁波非常有名气的一家企业,太丰面粉厂聘为采购主任。1931年创办的太丰面粉厂,至今仍屹立在故乡的母亲河,甬江之滨。

1935年,28岁王宽诚与人合资开设维大鼎记面粉号,他任总经理。在维大开业那天,他就高价在宁波的《时事公报》上连登了半个月的广告,宣传“顾客至上,信誉第一,维大劣质面粉不卖”。因为广告的效应,生意非常好,企业发展迅速,不到2年就在余姚、镇海、慈溪开了6家分店。

在宁波打稳基础后,王宽诚还是决定去上海发展。到上海后开设“维大华行”,后改名“维大洋行”,主要经营面粉、木材、罐头食品等,同时经销美国炮台牌面粉,开办外贸业务。王宽诚很有创新意识,到上海后事业发展的蒸蒸日上,除了与人合作开办铁工厂、投资金融业、开办地产公司和航运公司外,还和宁波老乡一起接办了中国钟厂,生产出的《三五牌》时钟上一次发条能走15天,以3个5为产品商标。所以,产品一问世就深受欢迎,80%远销国外。

《三五牌》时钟的研发和销售,不仅有利地抵制了日货,也创造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国产品牌,直到今天还多次被评为优质产品,获得著名商标证书。2006年被评为全国木钟第一名。

1941年日军侵占上海,“维大洋行”被迫停业,王宽离开上海去了重庆。一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他重返上海,将维大洋行改为维大华行,经营面粉、罐头食品、呢绒、木材等内外贸易,并在香港、伦敦、纽约等地设立了分公司。

1946年,国共和谈破裂,王宽诚结束了国内企业的业务,变卖所有资产,告别上海,登上了去香港的轮船。香港从此成为他人生和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之地。

初到香港的王宽诚发现地价很便宜,于是,他购入一批地皮建筑高楼,一年工夫,几十幢高楼便矗立了起来,定名为\t_blank海国公寓。这时适值上海及江南部分地区解放前夕,政局不稳,有些工商界人士转入香港,海国公寓正适合他们的需要。维大洋行因此获得了巨额利益,随后又成立幸福企业有限公司及数十家有限公司,经营金融、地产建筑、船务、国内外贸易、百货、食品、木材加工等业务。

善于学习

王宽诚感到自己学识不足,明智地选择自学。认为书上说的是前人的经验和过去的知识,而报纸每天都是新的,报纸上刊载的时事、政情、商务,对于从商的人审时度势、捕捉商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重庆的3年时间里阅读了大量的政治、经济书籍和报纸,了解和分析当时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当年凭借他的精确的判断能力,抓住一次又一次的发展机会,使他的事业扶摇直上,也因此成为商界名流。

王宽诚的财富呈几何级数增长,由百万富翁迅速晋升千万富翁的同时,他人生另外一个面貌也渐渐地显露出来。他靠近民主人士,接触进步事业,国民党时期黑暗的政治现实一步步地把他推向民主和进步。

1949年,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前夕,王宽诚不但没有走,而是返回了大陆,一路北行。回来后,他写下了7000多字的“北行见闻”登在香港的《大公报》上,使香港同胞对新中国的情况有了真实的初步了解。这次北上之行,成为王宽诚人生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使他从一个纯粹的商人变成为一个坚定不渝的爱国者。10月1日,他应邀率领“香港观礼代表团”,赴北京参加了新中国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后,他本人常来往港、沪两地。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业待兴,国家面临着极其严峻的经济困境,为了度过难关,中央政府发行公债,以弥补年度财政赤字。当时国家穷,老百姓也穷,他认购了全上海千分之一点多的数额,上海各报均有报导,并登了他的照片,他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950年7月,新中国首次“进出口贸易会议”在北京召开,王宽诚作为代表之一也来参会,可是,这么重要的一次会议竟没有合适的会议室,而是借用协和医院的礼堂。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回到香港后即发起投资兴建设施一流的新侨饭店,成为当时国家重大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王宽诚先生是一个“进步港商”、“爱国侨胞”,但他更是一位杰出的宁波帮商人。在王宽诚逝世后,他的老朋友说,王宽诚为了国家是不惜钱财的。抗美援朝他捐助了大量钱物,那是他用卖掉香港地皮的钱献给国家的,如果他不那么做,今天他的资产还会上翻几倍以至十几倍。

文档评论(0)

vermonth155-2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ppt课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613506700006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