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学习重点:
1.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文言文,都属“记”一类的文字。“记”是古代一种文体,
多用来记载事物,有的作者还会在记载事物的同时,发一些议论或感慨。《桃花
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是非常有名的“记”,《湖心亭看雪》虽不
以“记”名篇,实际上也是一篇“记”。这四篇课文都被选入《古文观止》。要
利用在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的能力,来学习
这几篇文言课文。
2.本单元所选的五首古代诗词,从体裁上讲,有乐府诗,有律诗(五言),
有长短句(词);从作者所处的时代来讲,既有唐代诗人的作品,也有南北朝、
宋朝、清朝诗(词)人的作品;从作品的内容来讲,多借描写景物,抒发某种感
情或表达某种生活态度。要注意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多读多背多感悟,把
握诗词中的形象和意境,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领会诗词中蕴涵的哲理。
3.本单元所选的某些作品,表达了作者归隐、消极的生活情趣,这跟作者所
处的时代以及作者个人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这些作品也从某些侧面反映了
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生活态度。
4.文言诗文学习的第一任务是,弄懂文言词语的含义,疏通文意。
《桃花源记》
一.文学常识:
陶渊明,东晋诗人,字元亮,又名潜,别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是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它原是《桃花源诗》前边的“记”
(《诗》的序言)。《诗》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没有帝王,没有赋
税,淳朴恬静的理想社会。《记》生动地记叙了“发现”桃花源的经过,以及桃
花源中人民生活的情景,增添了这个理想社会的“可信”度。《诗》和《记》可
谓珠联璧合。因为这篇“记”写得脍炙人口,后来有的选家将“记”编入有关文
集。
千古名篇《桃花源记》出自我国屈原以后的又一伟大诗人、晋宋时代杰
出的诗辞散文大作家陶渊明的手笔。《桃花源记》即《桃花源诗》前边的记。记,
是一种文体,为记述事物的文章,其后是一首五言古诗,“记”又相当于该诗的
序。故《桃花源诗并记》又叫《桃花源诗并序》。它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奇葩,
传诵千古而不衰。
二.课文说明
课文原是《桃花源诗》前边的“记”,这篇“记”实际上就是这首诗的
序,或者说引子。文章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文字。它叙述了这
样一个故事: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武陵郡(今湖南常德)有个打鱼的人划着船,
沿着小河前行,也不知走了多远,遇到一大片桃林。渔人觉得奇怪,继续前行。
走到林子尽头,发现一座山,山脚下有个小洞。渔夫扔下船,从小洞走进去,结
果发现了一片广阔的平原,平原上村舍整齐,良田万顷,人们过着富裕、自在的
生活。桃花源中的人见到渔夫,十分吃惊,向他问长问短,并纷纷请他到家中做
客。原来,他们的祖先在秦朝时候为躲避暴政和战乱,来到桃花源安家落户,从
此与世隔绝,生活得十分安逸,因为这里既没有苛捐杂税,也没有战争动乱。渔
夫住了几天,便告辞离去。一路上,他都做了标记,准备下次再来。到了郡城,
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太守。太守马上派人随他去寻访桃花源,但他们迷失了方向,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没找到去桃花源的路。南阳郡有个叫刘子冀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打算去寻找
桃花源,可不久他就染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人问去桃花源的路了。
显然,这个故事是作者精心虚构的,整个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作者运用
丰富的想象,生动地叙述了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描绘了桃花源中人
们的生活情景,虚构了一个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生活安
定、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
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追求幸
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当然,作者的这一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对这
一点,作者也是清楚的:文章最后写众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其实是一种隐喻,
隐喻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
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渔人无意间发现桃花源入
口。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二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发现桃花源
中人们生活美满;第二层(第三段)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