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法近年原文.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穴位注射法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概述

4针具

5常用药液

6操作方法

6.1选穴处方

6.2操作程序

6.3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6.4药物剂量

7适应范围

8主治病症

8.1急性阑尾炎

8.2咯血

8.3支气管哮喘

8.4胃下垂

8.5泄泻

8.6呃逆

8.7痹证

8.8雷诺氏病

8.9腰痛

8.10三叉神经痛

8.11神经性皮炎

8.12肩关节周围炎

8.13痛经

8.14小儿佝偻病

8.15急性扁桃体炎

8.16颈椎病

8.17肥大性脊柱炎

9注意事项

10参考资料

[返回]1拼音

xuéwèizhùshèfǎ

[返回]2英文参考

acupointinjectiontherapy[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返回]3概述

穴位注射法是指将药液注入穴位内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水针、小剂量穴位注射法。若采用麻醉药物,则称穴位封闭。它兼备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操作时,先选取穴位,然后按肌肉注射的要求刺入穴位至预定深度,微加提插,得气后,缓慢推入药液。不可伤及神经干或将药液误入血管等。注射量根据药液品种和所选穴位而定。头部0.1~0.5毫升,耳穴0.1~0.2毫升,四肢部0.5~2毫升,腰臀肌肉丰厚处2~15毫升。如作小剂量穴位注射,剂量为常规剂量的1/10~1/2。一般说来,可供肌肉注射的中西药针剂均可酌情选用,如葡萄糖、维生素、普鲁卡因、当归、红花注射液及部分抗菌素等。一般常见疾病均可用此法治疗。[1]

穴位注射法又称水针,是选用某些中西药物注入穴位、压痛点及反应点,以产生效应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源于祖国医学针刺疗法,是在针刺疗法和现代医学封闭疗法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疗法,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它通过针刺的机械刺激和药物的药理作用,激发经络穴位以调整和改善机体机能和病变组织的病理状态,使体内的气血畅通,生理功能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由于本法兼具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因而疗效显著。

[返回]4针具

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浅,选用不同规格的注射器和针头号,经常规消毒即可使用。一般可使用1ml、2ml、5ml注射器,若肌肉肥厚部位可使用10ml、20ml注射器。针头可选用5~7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以及封闭用的长针头。

[返回]5常用药液

穴位注射法的常用药液有三类,即中草药制剂、维生素类制剂及其他常用药物。

中草药制剂:如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生脉针注射液、人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银黄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徐长卿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

维生素类制剂:如维生素B1、B6、B12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维丁胶性钙注射液。

其他常用药物:5%~10%葡萄糖、0.9%生理盐水、注射用水、三磷酸腺苷、辅酶A、神经生长因子、硫酸阿托品、山莨菪碱、加兰他敏、强的松龙、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氯丙嗪、利血平等。

[返回]6操作方法

水针的操作方法包括选穴处方、操作程序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以及药物剂量。

6.1选穴处方

一般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辨证取穴。

局部取穴可选用压痛点、皮下结节、条索状物等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

选穴宜精练,以1~2个穴为妥,最多不超过4个穴,并宜选取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进行穴位注射。

6.2操作程序

备5~50ml注射器各l副,针头5?号、6号、7号各2个,穿刺针头7号2个,敷料2块,消毒后留用。

根据所选穴位的部位不同及用药剂量的差异,选择比较合适的注射器及针头。局部常规消毒,用无痛进针法刺入穴位,然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待针下有“得气”感后,回抽一下,若回抽无血,即可将药推入。

注射时应注意速度,一般以中速为宜,如是慢性病体弱者,应该轻刺激缓慢注入;急性病体强者,用强刺激快速注入。

6.3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根据穴位所在部位与病变组织的不同要求,决定针刺角度和注射的深浅。如:

头面及四肢远端等皮肉浅薄处的穴位多浅刺;

腰部和四肢肌肉丰厚部位的穴位可深刺;

三叉神经痛于面部有触痛点,可在皮内注射成一“皮丘”;

腰肌劳损的部位多较深,故宜适当深刺注射。

6.4药物剂量

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决定于注射部位及药物的性质和浓度。

耳穴每穴注射0.1ml;

面部每穴注射0.3~0.5ml;

四肢部每穴注射1~2ml;

胸背部每穴注射0.5~1ml;

腰臀部每穴注射2~5ml;

5%~10%葡萄糖每次可注射10~20ml;

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和特异性药物行小剂量穴位注射;

中药注射液的穴位注射常规剂量为1~4ml。

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乙醇)和特异性药物(如抗生素、激素、阿托品)一般用量较小,即所谓小剂量穴位注射,每次用量多为常规量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祝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