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作权法中人工智能主体资格之否定.docx

我国著作权法中人工智能主体资格之否定.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我国著作权法中人工智能主体资格之否定

?

?

易玲尹丝媛

摘??要: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给著作权法律体系带来诸多冲击。在解决后续具体问题之前,必须先明确人工智能是否具有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主体资格。目前学界中关于肯定人工智能著作权法定主体地位的观点都有相应的不足。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目前阶段,赋予人工智能著作权法定主体地位既无可能性也无必要性。我国著作权法应当继续坚持其作者权体系的立法初衷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立法精神,强调“人”的价值,保障“人”的权益,否定人工智能的著作权法定主体资格。著作权法不应急于变革和一味扩张,而应着力于在现有的体系下解决新的问题,在已有的制度下规制新的存在。

关键词:人工智能;著作权;法律主体;主体适格性;法律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9783(2021)04-0066-07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工智能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受到了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例如,2014年欧盟委员会副主席NeelieKroes宣布,截止2020年欧盟将投入28亿欧元用于研发民用机器人;2012年,韩国发布了旨在促进产业发展的“机器人未来战略展望2022”;日本也将人工智能产业作为本国的重点扶植产业,并计划10年投资3.5亿美元[1];中国在2017年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连续3年将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产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

人工智能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著作权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诸如人工智能“智力成果”的性质[3]、人工智能生成物能否成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或邻接权客体[4]、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过程是否属于创作行为[5]之类的学术问题在学界掀起了较大的讨论浪潮。而人工智能“微软小冰”诗歌集的发布、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中AI画作的拍卖、“腾讯公司诉盈某科技公司侵害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1的审结等现实问题也赋予了学界讨论以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讨论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可以纳入著作权法的保护范畴,以及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权利归属等具体问题之前,必须先明确人工智能是否具有成为著作权法中法律主体的资格。主体适格是讨论其他一切法律问题的前提,因此必须首先予以讨论和明确。

二、人工智能主体资格观点“肯定说”之批判

我国大多数学者对人工智能的著作权法法律主体地位持肯定的态度,其支撑依据主要有四点:第一,肯定人工智能的著作权法定主体地位有利于刺激投资、激励创作,且可以提高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竞争力。由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广阔,当前美国、中国、英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国家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战略布局,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竞争激烈[2]。且人工智能的研发设计、生产运营和后期的投入使用环节,大多为投资者的劳动累积的成果[6],若不将其纳入著作权法体系保护则会削弱投资者的积极性,进一步也会影响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第二,若否定人工智能的著作权法定主体资格,则会导致大量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成为新类型的“孤儿作品”和“无主作品”,不利于著作权市场的合规性和稳定性[7]。第三,著作权法律体系所强调的“人类中心主义”是近代以来人类为摆脱上帝权威,确立自身中心地位而提出的思想变革,是具体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而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人类在创造性活动中独一无二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因此,关于人类地位的主体性假定也应变化[8]。第四,大陆法系国家本应绝对排除自然人以外的主体成为作品的作者,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法人可以成为作品的作者[3]。因此,人工智能也应有成为著作权法定主体的空间和余地。

上述理由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关于前两点理由,不利于创作积极性和市场稳定性,是从法律后果出发来衡量法律规范是否合理,其并不是在著作权法体系内通过判断人工智能是否符合著作权法定主体的构成要素来判断人工智能著作权法定主体的适格性。从拟制的法律后果出发,将著作权法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好坏作为标准,来评判人工智能是否能构成著作权法定主体,这是典型的由果导因,本末倒置。功能主义的论证并不符合法学思维[9],一个事情所带来的好处可以用来佐证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并不能成为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的充分理由,因此,其作为论证人工智能著作权法定主体资格的证明力是不足的。其次,“人类中心主义”依然适合我国著作权法体系。“人类中心主义”并非一成不变的,它是一种随着人类对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问题的思考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文化观念[10]。“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区别在于“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与物的区别,强调人自身的思考,强调以人为本位,将人作为价值中心。这也是符合如今社会发展要求和立法目的的。因此,在现代著作权法体

文档评论(0)

138****94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