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整治转型发展战略导向探析.docx

中国土地整治转型发展战略导向探析.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中国土地整治转型发展战略导向探析

?

?

摘要:研究目的在国家相关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对土地整改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将土地的功能和本质进行重新定义,从而制定一种合适的土地转型发展的战略导向,为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注入新鲜的力量。研究方法在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对比出新型的发展战略。研究结果目前,人和土地之间关系的不协调主要是来自认知水平的低下以及理论缺乏实践的检验,在此基础上,总会存在一些发展不协调、不均衡等问题。因此土地转型应该在“十大战略导向”的引导下,按部就班实现转型升级。研究结论土地的整治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从土地本身入手,进行高层次的转型升级;整治的理念要向着“四位一体”的方向发展;不仅应该重视粮食的生产,而且要将“永续发展”作为目的;把对单个项目的整治变为全城的协调发展。另外,在整治的目标、对象、路径以及资金上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将土地整治转型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平台。

关键词:土地整治;本质功能;战略导向;转型发展

引言

经济发展的情况成为目前土地整治的一个主要依据。我国的土地整治工作兴起于1997年,当时的表达方式是“积极推进土地整理”;然后就是1999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土地整理”。但是在这些起步阶段,我国的土地整改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之后2004、2008年各级会议都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行土地的整改工作。近几年的土地整改工作在国家的大力监督和扶持下,不断表现出新的特点和优势,在内容、目标上都有了十足的创新。因此国家应该借助这样的发展模式,积极治理土地整改当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从而实现土地整治战略导向的转型升级。

一、中国土地整治战略转型背景

(一)经济新常态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在宏观经济政策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调整和改变,这是国内背景,也是时代背景。中国经济表现出来的形态更加高级、分工更加复杂以及结构更加合理的态势对资源环境产生了很大的限制。我国的经济增长态势出现了既有增长的动力也有巨大的压力这样的尴尬状态,也就是进入了“新常态”:在增长速度、结构以及增长动力上都表现出了新的特点[1],为土地的整改提供了一个经济背景。

(二)生态文明新要求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进一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空间均衡”、“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等理念,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8项制度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三)新农村建设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当前中国农业生产问题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十二连增”的背后显露出粮食增产潜力不断下降,由于耕地面积减少、质量偏低等生产条件的限制,再加上农村人口比率的不断减少,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中国未来粮食供需平衡压力依然较为突出。

二、中国土地整治现状问题分析

(一)土地整治认知偏于狭仄

中国开展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大规模土地整治仅仅不到20年时间,对于土地整治本质和功能的基本认知依然不尽准确,多将土地整治认作是实施性的工程、技术或是任务,并未认识到土地整治的本质和功能是对人地关系的再调节,是对低效、空闲和不合理利用的城乡土地进行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各类土地整理、开发、复垦、修复等活动的统称,因而也影响了土地整治整体定位、创新理念、目标模式和实施路径等核心要素的根本认知,导致在整治过程中盲目性、功利性、过度工具化和行为短期化等问题造成的负面影响较为突出,影响了土地整治的整体效率和效益。

(二)土地整治定位整体偏低

当前土地整治的定位仍囿于土地本身,多关注“战术层面”而非“战略层面”,未能“跳出土地谈土地,跳出整治谈整治”,多强调土地整治在耕地保护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而并未认识到土地整治不仅可以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措施,更是加强政府治理实践、助力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此外,土地整治工程仅仅就整治谈整治,地位远不及高铁、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未被视作是拉动内需的强大引擎,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的坚实保障。因此,土地整治整体定位和功能被相应低估,亟需重新从更高层次上定位土地整治。

(三)土地整治理念创新不足

当前的土地整治仍然将土地整治作为增加耕地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手段,多针对于“用地不足”问题而非“用地不当”的问题,以“数

文档评论(0)

177****25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