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RY-1-2010-轿车燃油管路布置规范.doc

SJ-RY-1-2010-轿车燃油管路布置规范.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编号

代替

规范等级

三级规范

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轿车燃油管路布置技术规范

2010-09-25制定

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技术规范是在经过了A101车型的开发过程后总结出来的,具有指导燃油管路布置的作用。

本规范由工程研究总院标准所管理。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上海工程院底盘设计部负责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

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

版本号

制定/修订者

制定/修订日期

批准

日期

燃油管路布置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明确了燃油管路布置中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轿车的燃油软管。

2要求

2.1布置要求

总体布置设计输入要求:

2.1.1车身下车体;

2.1.2发动机油轨接口以及碳罐控制阀接口;

2.1.3制动系统的并行管路;

2.1.4燃油箱

2.1.5排气系统

2.2燃油管路的布置要求

在布置过程中,要考虑如下要求:

2.2.1燃油软管尽量不采用交叉布置,并与其他管路不交叉,尽量保持平行,有利于布置管夹见(

(图一)

2.2.2软管的走向应该尽量远离连续变化的区域,以防出现过多的拐点,不利于质量控制见(

(图二)

2.2.3软管的固定管夹之间的间距应该不大于300mm,以避免过长的悬空状态软管见(图

(图三)

2.2.4软管与快换接头连接处应该采用直线,必须保证快换接头处留有较长直段,一般要求直段应大于30mm,以便完成工装夹具的安装见(图四)。

(图四)

2.2.5燃油软管设计数据拐角处应采用倒圆角形式,且圆角最小半径不得小于3倍软管直径,不允许采用变倒角及桥接方式出具燃油软管设计数据见(图五)。

(图五)

2.2.6管夹不可以固定在弯曲处,必须固定在直线段上,且要尽量靠近拐点处,避免拐点处产生干涉见(图六)。

管夹固定于直线段,并靠近拐点

管夹固定于直线段,并靠近拐点

(图六)

2.2.7软管接发动机油轨处应加长,或者设计缓冲螺旋,为发动机预留一定得的抖动余量,同时最近一个固定管夹应该远离油管的缓冲区,避免被拉掉见(图七)。

缓冲区

缓冲区

(图七)

2.2.8软管应该固定在同一刚性体上,不可以固定在两个可以相互运动的部件上见(图八)。

此软管固定在同一刚性体上此软管固定在两个可以相互运动的部件上两个部件可以相互运动

此软管固定在同一刚性体上

此软管固定在两个可以相互运动的部件上

两个部件可以相互运动

(图八)

2.2.9软管接头应该尽量放在空间大和防刮蹭的地方,以方便装配和售后拆装见(图九)。

(图九)

2.2.10两根相似的软管分别与其他管路或者零部件对接时,要有装配识别标签,以防工人混装/误装等见(图十)。

(图十)

2.2.11软管不要设计太长,不便于运输和安装见(图十一)。

从燃油箱至发动机只有一根软管连接中间没有断开,造成单根软管

从燃油箱至发动机只有一根软管连接中间没有断开,造成单根软管太长

(图十一)

2.2.12软管布置于易刮蹭部位时,可考虑加装护罩来保护软管,如布置于地板下侧的软管需加护罩见(图十二)。

(图十二)

文档评论(0)

ADA汽车设计联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机械共程专业助理工程师持证人

汽车设计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08日上传了机械共程专业助理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