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素养水平划分的分析与建议.docx

唯物史观素养水平划分的分析与建议.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唯物史观素养水平划分的分析与建议

?

?

夏辉辉何成刚

[关键词]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水平划分,示例

[]G63[]B[]0457-6241(2019)15-0029-09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本次新课标修订的重点是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融人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阶段育人方向,阐明人才培养要求,引导和促进学习方式和育人模式的根本转型,实质性地推动和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要确立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观与评价观,要求学校教学和评价应重点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核心素养的落地与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密切相关,如何根据核心素养水平划分有步骤、有层次地开展教学,循序渐进地落实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关键问题。实际上,从研究层面而言,归纳、概括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诸概念和内涵已相当不易,而要进一步清晰地对核心素养水平进行有效分层,更是难上加难。正因如此,笔者认为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是一个在理论与实践不断互动中发展的研究话题,在此笔者就唯物史观素养的水平划分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对唯物史观素养水平划分的反思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并强调指出,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此外,高中历史新课标将唯物史观素养目标进行了分层设计,共包括两个层次四个水平。

水平l和2:能够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水平3和4: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学习、探究中,并将其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在历史学业质量水平中,关于唯物史观素养的学业要求,也设计了两个水平,实际上是对唯物史观素养目标两个水平的细化。

历史学业质量水平1和2中关于唯物史观素养的要求是:能够知道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知道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知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能够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历史学业质量水平3和4中关于唯物史观素养的要求是: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理解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史论结合、实事求是地论述历史与现实问题。

关于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学业质量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学业质量水平4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教学观察,笔者对唯物史观素养水平的划分产生系列困惑:唯物史观作为一种指导人的实践的哲学,如何成为人“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指向知识层面的水平1和水平2,是否符合核心素养的内涵?作为整个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理论指导,以“知道”为主要指标的水平1和水平2能否有效指导其他诸素养的培养?还有,历史教师能否根据这一水平划分有步骤、有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具体而言,针对唯物史观素养水平1和2,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从唯物史观的实践性特质来看,只有在运用原理指导实践时才能体现其价值。

实践是唯物史观的内在本质特征,也是唯物史观能够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正是在与实践的结合中,唯物史观不断丰富和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生命力。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唯物史观的形成与发展中,也体现在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与基本原理中,更体现在唯物史观的社会功能中,即通过对现实历史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为改变现实提供方法和指南。这就决定了唯物史观绝不是脱离现实的純粹理论,而是与实际问题紧密联系的认识现实和改造现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在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才是唯物史观强大生命力的场域。以此观之,唯物史观素养不能只具有“观念形态”,实际上只有在与具体问题的结合中,才能体现出唯物史观素养的实际水平。

(二)从唯物史观素养的内涵要求来看,单纯的符号知识难以成为素养。

朱汉国教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能力,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无论是哪一个层次的核心素养的表述都应该包括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是一个人复杂心理因素的综合表达。因此,从目前唯物史观素养水平1和2的表述来看,显得单薄而难以为成素养水平。

从培养途径来看,核心素养是在实践与运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仅仅是“知道”原理而不加以运用,难以形成素养。新课标就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设计教学过程,提出了三点建议

文档评论(0)

134****48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