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潮水镇失地农民生计方式转变的研究.docxVIP

潮水镇失地农民生计方式转变的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潮水镇失地农民生计方式转变的研究

?

?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用地以及非农业用地的比例逐渐上升。城市的扩张增加了对农村土地的需求,很多农民被迫放弃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搬离自己的家园,失地农民这一群体由此产生。城市化改变了农民的生活轨迹,失地农民的生计方式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已成为新形势下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蓬莱市潮水镇为例,通过了解失地农民的就业,工资,娱乐以及社会保障的转变来分析因机场建设而被迫失去土地的这一群体的生活现状以及在生计方式上的转变,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失地农民;生计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进程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很多学者将21世纪的中国定义为“城市中国”。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的扩张必然会导致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农转非趋势明显,失地农民这一群体由此产生。对于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来说,失去土地必然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生计方式,因此如何应对失去土地的现状,如何解决谋生问题就成为他们生活的重中之重。尤其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在全国人口中占据重要比例,农民生活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和谐,因此作为农民中的新生群体,失地农民生计方式的转变成为社会各界都关注的问题。

一、潮水镇失地农民生计方式转变的情况

(一)潮水镇的基本情况

蓬莱市潮水镇位于胶东半岛北部,面积约77平方公里,辖53个自然村,2.9万人口,耕地面积5.4万亩,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2011年在潮水镇平畅河东打算建设烟台潮水国际机场,随着机场项目建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随着机场主跑道、机场连接路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推进,被征地农民人数不断扩大。项目征地共涉及14个村、约8673人,其中需整体搬迁5个行政村,898户房屋,拆迁面积9.5平方米。

目前,因机场建设而失地的农民已搬进和谐家园小区,部分土地发展成为工业园区,大庆电子,中大集团等投资企业先后入驻潮水镇。由于该地交通便利,人流较多,道路两边现已开满了餐馆,超市,发廊,美容馆,服装店等各类店铺,白天顾客很多,夜晚烧烤店餐饮店人流不断,居民生活因此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二)失地农民主要生计方式的转变

1.就业方式的转变

潮水镇有悠久的果树栽培,瓜菜种植历史,在失地之前,村民大多以种植蔬菜瓜果为生。土地被征收改变了他们的就业方向,形成就业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征地后政府向农民发放了征地款及每月有150元的生活补贴,一些人处于迷茫期暂时靠征地款和补贴生活,成为无业人士;以前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和一些难以找到理想工作的人许多选择了回乡创业;部分岁数大的人没有专业技术就通过到别地干农活和做临时工维持生计。

2.工资收入的转变

失地前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农作物的收成,对于种植果树的家庭一年的收入有5万多,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一年的收入为也在三万左右。而失地之后农民的收入呈现多元化的倾向。一些劳动力进入工厂或选择外出打工,因其技术水平低,工资水平不高,每月收入仅在1000-2000之间;40-60岁之间的人群每月的固定收入就是政府发放的的卖地补贴,相比以前收入水平低了不少。还有一些人利用搬迁机会在小区周围承包了服装店,超市,餐馆,收入较之前提高了不少,而老年人享受着搬迁后的社会保障,生活水平较种地也提高了不少。

3.消费方式的转变

消费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环节,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两种。失地之前农民以土地为生,很多生活必需品可以自给自足,大部分的资金用于医疗和教育。失地后,农民住进楼房,不但要每天购买粮食,蔬菜,而且每月新增了物业费,水费,冬天时还有取暖费,花销较之前明显增多。对于收入低的人来说,他们每天都要精打细算挑选物美价廉的商品以节省开支,对于收入水平正常或收入水平较之前提高的人来说,自己的消费比以前开放了不少,时常会和朋友聚在一起吃饭,唱KTV,不再仅仅注重物质的消费,更倾向于精神消费。

二、生计方式转变过程中的问题及分析

失地农民在进入社区生活后必然会面对形形色色的问题。由于土地被征用,使农民与土地相关的一系列财产权、生存权、就业权以及受教育权等权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和影响甚至丧失,一部分失地农民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农民便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

(一)失地农民综合素质低

综合素质是由研究群体所处的环境,所接触到的事物,所受思想的影响决定的。失地农民大多以土地为生,长期从事田间劳动,除了种地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特长,而且他们习惯了农村的自给自足的小农式生活,受传统观念影响比较深,思想比较保守,一部分人缺乏灵活的思维和开放的眼界,不擅长与时俱进,这在中老年群体中反应尤为明显。这就会导致这一群体接受新事物能力低,住进楼房之后还保留在农村的生活习惯。

(二)失地农民再就业难

首先,失地农民存在就业率低,就业后失业率

文档评论(0)

138****93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