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新闻生产方式变迁.docx

技术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新闻生产方式变迁.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技术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新闻生产方式变迁

?

?

杨保军李泓江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新闻活动处于不断的演进变动之中。与此同时,中国的新闻生产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迁。从新闻生产的社会角度观察,中国新闻生产形成了职业新闻生产与非职业新闻生产的二元化结构;从新闻业角度看,职业新闻生产方式也在新闻生产主体、新闻生产资源、新闻生产工具、新闻产品形态、新闻生产关系等多个维度发生改变甚至变革。以技术作为切入口,从历时性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新闻生产方式的变迁,可以揭示新闻生产活动相关要素的演化与结构性变动。

【关键词】新闻生产方式;传播形态;职业新闻活动

作为话语的“新闻生产”正逐渐渗入到新闻研究领域的中心地带,在中国学术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中以“新闻生产”为主题词,以“新闻与传媒”学科为检索域,仅2012年至2017年这5年间,就有1421篇相关期刊论文发表;而在“百度学术”中,以“新闻生产”为主题词,以“新闻传播学”为检索域进行检索,2000年以来,已有超过200本相关著作出版,较有代表性的有芮必峰的《新闻生产中的力量博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田秋生的《市场化生存的党报新闻生产:〈广州日报〉个案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等。这显示出,原本作为经济学术语的“生产”“生产力”“生产方式”等基本范畴,正成为人们理解、分析、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概念。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关于“新闻生产”“新闻生产方式”的研究有两种基本取向:一是注重时下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与新闻生产之间的关系;二是强调视线的聚焦,更多地将新闻生产放置于职业新闻活动领域之内审视。尽管不乏富有见地的研究,但在某种程度上又缺乏历时性、整体性与系统性的视野,少有将新闻生产活动放之于历史流变和社会环境中进行把握的统观性视域。基于此,本文尝试在技术视野下,以历时性的角度审视、分析和探讨改革开放后中国新闻生产方式的变迁,揭示新闻生产活动相关要素的演化与结构性变动。

一、新闻生产方式:基础内涵与变革因素

本文探讨的核心范畴——生产方式,其实是源自政治经济学领域里的基础性概念。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通常而言,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1],因此,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把握生产方式的前提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2],而生产关系则主要指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所相互结成的特定关系,“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3]。以此来看,在相对细化的层面上,生产方式至少包含着生产者、劳动对象、生产工具、劳动产品、生产关系等基本要素。

“新闻生产方式”某種程度上来讲,可以视为上述意义上的“生产方式”在新闻领域、新闻活动中的相应延伸。新闻生产方式也实际包含着新闻产品、新闻生产主体、新闻生产资源、新闻生产工具、新闻生产关系等结构性要素。这些要素,是任何新闻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而从逻辑上讲,只要具备了上述要素,便可构成微观意义上完整的新闻生产活动。

“现代科学技术处于一切生产力形式、过程和因素中的首位,现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相对独立的要素,是生产力诸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因素”[4]。现代技术对生产方式变革的影响是伴随性的,这种伴随性集中体现在重大的、革命性的技术变化,往往会推动生产方式向更高层级的革命性转变,“每每出现技术的革命性更新,人类社会也随即进入一种全新的形态,即社会能够发生整体上的结构变换: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均会随之因应”[5],就像马克思所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6]。

具体到新闻传播领域,技术尤其是媒介技术对新闻生产方式的影响亦是深刻的。古登堡的印刷术开启了全新的媒介时代,使报纸成为新闻流动与传播的通道;19世纪,美国造纸术与印刷术的提升使“便士报”成为可能,推动了报纸向大众化报刊时代的转变;电气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电报、广播、电视等新的新闻传播方式;互联网的诞生又成为新闻得以呈现的“万花筒”。媒介技术的更迭与演进,造就了新闻传播史上不同的媒介时代,也导致了新闻活动面貌的改变与更新。技术尤其是媒介技术的革新与演进,很多情况下对于新闻活动的影响是直接且根本性的,其改变了媒介的基本形态,决定与变革了新闻生产的核心环节与要素,形塑了人类新闻生产活动的基本面相。也正因为此,在历史视野中审视新闻生产方式的变迁,技术是基本的、不可或缺的分析尺度和切入视角。

二、当代中国新闻生产活动的演化历程

当我们以媒介技术为视角进行历史观察,会发现改革开放这40年的新闻活动,表现为一种时期比较分明却又紧密联系的过

文档评论(0)

186****5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