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4、历史常识——填空.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历史常识

1.()距今170万年,是最早的直立人。

2.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的国家()。

3.()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

址。

4.刻记在甲骨上的文字称为(),是中国已知最早成体系的文字形式。

5.周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

国,拱卫王室,这种制度称为()。

6.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

宗、小宗体系,无论是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

7.出自《史记》的“春秋五霸”是()、()、()、()、

()。

8.“战国七雄”是()。

9.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是()时期的战役。围魏救赵出自于();

减灶诱敌出自于();纸上谈兵对应的人物是()。

10.管仲改革对应()国家;“初税亩”是()国的;

11.秦朝在中央设置(),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12.“破釜沉舟”出自于()。

13.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继续实行黄老()的政策,与民休息。经过几十

年努力,到景帝末年,西汉社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安定,国库财政充裕,国

家由贫变强,史称()。

14.政治上,汉武帝施行(),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使得诸侯王的势力不

再能够对中央构成威胁,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15.文化上,汉武帝采纳()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思想

统一。

16.军事上,汉武帝派()、()“三击匈奴”,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

胁,使中国成为亚洲第一霸主,世界第一大帝国。

1

17.中国的丝绸品,从长安出发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今

伊朗),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罗马帝国)。这条商旅要道被称为

()。

18.刘秀称帝后,经过10余年的奋战统一全国。与此同时,光武帝加强封建专

制,大力恢复生产,精兵简政,释放奴婢,减租屯粮,安抚流民,全国出现了较

为安定的局面,史称()。

19.()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0.()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1.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后,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率军讨伐东吴。东吴

陆逊利用火攻大败刘备,史称()。

22.()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23.()的实行,打破了以往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的局面,使各阶层人士能更

广泛地参与到国家的政权中,既选拔了优秀的人才,又稳固了政权的统一。

24.从627年至649年,是李世民统治的贞观年代。在此期间,由于唐太宗君

臣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开创了唐代繁荣昌盛的局面,因而被誉为

()。

25.()的统一,结束了中国历史上自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和南北长期对峙的

局面,促进了全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6.在中央设置(),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附近地区。在其

他地区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派官吏管理。这一制度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7.元朝时台湾被称作“琉球”,元政府设置(),负责管辖澎湖和台湾。

28.元朝在中央设置(),负责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

29.()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0.()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成为近代中国开眼

看世界的第一人。

31.1842年,魏源编撰()。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魏

源在该书序言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

32.()、()、()、()等是参与和提倡洋务运动的代表

人物。

33.()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日本据此割占了中国大

片领土,不仅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引发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狂潮。

34.1894年,孙中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35.()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变法的失败证明:资

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

文档评论(0)

mengbo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