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构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ocxVIP

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构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构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

?

?

?

?

??

?

?

?

唐青叶+申奥

〔摘要〕文章利用读秀、知网、推特、智库等资源库对2013-2017年间国内外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研究现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国内“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沿线各国基础设施、经济、金融、地缘关系等研究火热,相关政治话语及核心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偏冷,存在虚化、泛化现象;境外舆情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几乎涉及沿线所有国家和区域,但“一带一路”话语本体研究、历史资源和学理基础研究薄弱,少有对受众差异性、国外媒体的误读、质疑及零报道开展针对性研究,“一带一路”话语体系构建有待进一步完善。据此,文章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进行整合,再符号化为“一体一带一路”,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便深入认识其与中国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的关系,推进中国政治话语体系创新研究。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政治话语;话语体系;话语创新

〔中图分类号〕H0〔〕A〔〕1008-2689(2018)01-0012-06

引言

话语“是连结我和别人的桥梁,如果它一头系在我这里,那么另一头就系在对话者那里。话语是说话者跟对话者共同的领地”[1](436)。如何解读和生成话语政治意义、创新话语体系是语言学、政治学和哲学领域的重大课题。话语具有政治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是一种社会实践和行动的方式,可构筑各种社会秩序,型塑社会,同时又被社会型塑。它不仅表征社会现实,同时也促进社会变革,建构一种新的政治现实,直接影响政策的选择,也影响人们的认知,并逐渐内化为背景知识,影响人们的言行[2]。Habermas[3]认为,话语和社会现实的关系不是直接关系,而是以人的认知为中介,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在微观语言层面体现在话语中被生产和再生产,并被合法化为构建社会实践的资源。“一带一路”倡议与实施为当代中国政治话语体系转型和创新、提升中国国家话语影响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第一次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简称“一体”),四年来,他在国际国内重要场合100多次反复阐释,2017年2月10日、3月17日这个概念分别首次载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决议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同时,习主席在2013年出访哈萨克斯坦和东盟时分别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29国元首和领导人以及包括美国、日本、朝鲜在内的130多个国家和60多个国际组织派代表与会,“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积极响应。越来越“中国化”、越来越“全球化”的中国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焦点和学界关注中心。“一体”“一带一路”体现了中国话语的创新,“为中国的制度性国际话语权建设带来了希望”[4]。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读秀、知网等数据库,对近年来“一体”“一带一路”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简要综述,探讨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

话语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提出到落实的几年间,已经成为社会学、经济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成果丰硕,但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学术领域经热政冷、话语模糊、话语失语、理论失效等现象,国外也有不同程度的质疑声。“一体”和“一带一路”本身蕴涵了一种话语体系,但这种话语体系的内涵、理念是什么?内部架构与外部支持因素是什么?学界语焉不详。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开展扎实、系统的基础研究工作,厘清“一体”“一带一路”的话语本体特征,探索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话语体系,以提升对外宣传效力,为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话语生成提供学理依据。

(一)“话语体系”的内涵及其相关研究

“话语体系”一词已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热门词汇,截止2017年7月4日,从中国知网期刊篇名检索发现,最早一篇文献出现在1995年(即“论重建知识分子话语体系”),1998年至2006年篇名含有“话语体系”的论文发表数保持在一位数,2007年之后升至两位数,最近三年每年达到三位数,其中2014年為116篇,2015年为178篇,2016年为302篇,2017年109篇。“话语体系”研究从个体/群体走向各种学科、媒介话语,以及国家战略层面的话语体系建构,如2007年较早针对区域进行话语体系建构的论文[5],随后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和政治话语体系的论文不断增多。通过检索国内硕博士论文库,我们发现,篇名含“话语体系”的论文不多,2016年6篇,2015年2篇,2014年4篇,2013年1篇,2012年4篇,2008年1篇。在这些有关“话语体

文档评论(0)

136****6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