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2000年以后日本「イクメン」现象分析
?
?
张鑫
奶爸诞生缘起
(一)脱主妇化
由于日本70年代经历了石油危机,引发了日本经济社会以及企业的重组,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處于结婚后生育生命阶段的女性通常有三种选择①继续就业型;②辞职—再就业型;③专职主妇型。在这其中继续就业型约占14%。而因结婚或者生孩子而辞职做专职主妇的女性人数也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并逐渐减少至30%,多数女性都是需要辞职一段时间后,再重新回去工作型的(上野千鹤子,1995)。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2011年,日本25—29岁女性的就业率,最高时已经接近80%,30—34岁时最低时也在67%左右,虽然女性就业率曲线仍呈现出M型的趋势。但是相比1975年的就业率M型曲线图,已经趋于平缓了。
这说明,在日本,首先随着女性初婚年龄的推迟,M的拐点也随之推迟,其次也说明如上野千鹤子所描述的那样,女性的人生轨迹会因结婚和产子发生改变。进入21世纪以后,因结婚或产子而彻底辞去工作,继续做全职主妇的日本女性人数比例已经大为减少,呈现出明显的脱主妇化
(二)双职家庭化
我们再来看图2,日本单、双职工家庭变化图,从图表可知,在1980年代时,单职工家庭还是远远多于双职工家庭的,进入2000年以后,日本的双职工家庭数量开始超过单职工家庭,并且双职工家庭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单职工家庭虽然变化缓慢但是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从这两幅图表可以反映出:①1970年代后,在日本,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走出家门,脱主妇化程度日趋加深;②2000年以后日本女性难以继续以结婚、生子为由而彻底辞职回归家庭做专职主妇;③为了家庭收支,越来越多的日本家庭开始出现双方都工作的现象。
正是因为女性脱主妇化以及单、双职工家庭的这些变化,近代家庭中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逐渐到达继续维持下去的极限,男性不得不一定程度上参与到“女主内”的家庭内部的分工(家务·育儿)中来,也正是因为这种变化,2000年以后,日本的「イクメン」现象开始出现并逐渐被人们注意到,但是同时仍需注意到的是尽管日本的「イクメン」较过去相比增多了,但日本男性在发达国家中男性参与育儿的时间仍然是最少的,这也成为一个十分值得分析的现象。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70年代日本结婚女性一直以来的人生轨迹如今却发生了变化呢?1970年代如此明显的M型女性就业曲线如今却越发平缓呢?女性M型就业曲线变缓又对父亲参与育儿或者说「イクメン」现象的出现有什么影响呢?
人口学变化需要奶爸
(一)人口学对家庭的影响
图1:日本女性就业率变化图
图2:日本单、双职工家庭变化图
人口学的变化对于家庭以及社会的影响也是极大的。以日本为例,整体来看目前日本人口变化经历着三个时期(如图3所示):多生多死时期(—1870年);多生少死时期(1870年—1960年);少生少死时期(1960年—现在),其“生”“死”是指婴幼儿的出生、死亡率,在多生少死人口期,日本迎来了战后婴儿潮也就是后来被称为团块世代的一代人。在少生少死人口期,欧美花费近数百年的完成的人口转换,日本在半个世纪就完成了,因此日本社会也被称为压缩的近代社会,如今,随着团块世代也步入老年,家庭战后体制的动摇,之前一个家庭有两到三个孩子的家庭再生产标准化规范已经弱化,日本少子高龄化也愈演愈烈。本论文中主要涉及到的便是多生少死时期和少生少死时期,人口变化对父亲育儿产生的影响。
(二)人口学背景下家庭的战后体制的极限
回顾日本的经济发展,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经历了GDP年均10%增长率的经济高速发展期,同时这个时期也正是重工业—第二产业的发展支持了日本经济,日本家庭的战后体制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建立并稳定地发展起来。日本此时期的家庭特征有三点:一是女性的主妇化;二是人口再生产的平等化(大家都在适婚年龄段结婚,建立一个有两到三个孩子的家庭);三是处于人口转换起的世代成为家庭、社会的中坚力量。
图3:日本人口变化
首先,随着1947—1949婴儿潮出生的一代在1970年代达到适婚年龄,日本此时开始享受到战后婴儿潮所带来的人口红利,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日本的主妇人数出现剧增。日本进入劳动力过剩时代,劳动力人口丰富,但是社会又消耗不了这么多剩余劳动力,而这其中就产生了将谁从劳动力市场排除出去的问题,而这个时期,不以能力为论,把与生俱来的性别差异和社会形成的性别规范作为标准—男性在外赚钱养家,女性在内操持家务·育儿,能够花最小成本地解决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另外,由于女性能够和男性结婚,也不会出现如男性那样失业后就露宿街头而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所以当时的日本社会能够采用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落合惠美子,2006)。男性在外挣钱养家,女性因结婚或者生育,成为全职主妇在家抚育孩子成了这个时期家庭的标配。男性被排除在育儿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