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两次争权之乱异同及其影响.docxVIP

东汉末年两次争权之乱异同及其影响.docx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东汉末年两次争权之乱异同及其影响

?

?

?

?

?

??

?

?

?

任向阳李斯

[摘要]外戚与宦官专权是东汉政治的一大特色,而何进之乱与窦武之乱是两者争权的突出表现。虽然两次争权都以失败而告终,失败的主客观原因相同,但其发生的背景和所造成的后果不同。两次争权之论的异同及其影响也为我们带来了某些启示。

[关键词]两次争权之乱;异同;影响

K234.2:A:1672-8653(2012)08-0014-04

君主独揽大权和皇权至上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特点。君主对于全国事务拥有一切的权力:在行政上,从中央到地方,一切政务最高决策权都集中在皇帝手中,全国的事务原则上都由他最终决定,正如“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1]因而“皇帝的威权确乎是无所不在的、无远不届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超越皇权之上”。[2]但是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个别时期曾出现过君主受制于权臣外戚、宦官家奴等,从而导致皇权丧失的历史现实。这种现象在东汉时表现得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外戚与宦官控制了朝政大权,甚至掌控了皇帝的废立与生死。例如:外戚梁冀曾在冲帝死后曾把持政权,执意立八岁的刘缵为质帝,而不是年长的清河王刘蒜,最后甚至因为质帝的早慧而毒杀了他。又如梁冀死后宦官侯览专权;灵帝时,又有十常侍专权,以致灵帝曾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3]

因而围绕皇权的争夺而出现的外戚、宦官的起伏交替专政,是东汉后期政权的一个特点。外戚与宦官争权便成为东汉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而何进和窦武是争权的突出代表。通过对这两次变乱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并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一、两次争权之乱的原委

东汉桓、灵帝时,新帝初立,太后临朝,外戚想趁机掌权,而宦官则想继续把持朝政,这就导致了东汉末年的两次争权。窦武,东汉末年外戚、大臣;字游平;扶风平陵人,窦融玄孙。桓帝延熹八年因长女立为皇后,遂以郎中迁越骑校尉,封槐里侯。次年,拜城门校尉。窦武任职时,多方辟召名士,所得两宫赏赐,也都捐助给太学诸生。并因以太后诏诛戮专制宫省的中常侍管霸、苏康等,得到士大夫的拥护。建宁元年八月,窦武与陈蕃定计翦除诸宦官。后事机泄露,结果兵败自杀,被枭首于洛阳都亭,宗亲、宾客、姻属悉被处死,家属徙日南。

何进,字遂高,南阳宛人。东汉灵帝时大将军。何进的异母妹有宠于灵帝并被立为皇后,他也随之升迁。黄巾起义时,何进为大将军,总镇京师,因及时发现并镇压了马元义的密谋,被封为慎侯。为张大威望,何进请灵帝在京师讲武结营,置西园禁军校尉。灵帝驾崩后,蹇硕谋诛进而立皇子刘协,未果,反被进诛。何进从袁绍之言,博征智谋之士为己所用。自此独揽大权。然而何进不纳陈琳之谏,多结外镇军阀,翘首京师,与袁绍等谋诛宦竖。终于事泄,被张让等先下手为强,遭杀身之祸。

二、对两次争权之乱之比较

上述两次争权之乱虽然发生的时间及其关键人物不同,但其结果相同,都是以失败而告终,除此之外,两次大乱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异同之处。

(一)两次大乱的相同点

除两次大乱存在如上所述相同点之外,他们之间还有如下相同之处。

1、爆发的原因、性质相同

两次大乱都是由外戚与宦官争权而导发的。外戚想要上台掌权,而宦官则想继续把持朝政,矛盾激化后导致了这两次大乱。从本质上言,都是为夺取中央统治权的争斗。

在光武帝建立东汉后,“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朝廷机构中设尚书台,总揽行政权柄,丞相(大司徒)一职变成徒具其名的空衔。尚书权重职卑,权力更高度地集中于皇帝,这就为外戚、宦官扩展势力,干预朝政提供了条件。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4],即东汉时,宫廷内官全部由宦官充任,宦官成了皇帝身边唯一依赖的对象。出入禁中的中常侍,“掌待左右,从入内宫、赞导内众事,顾问应对给事”[5],黄门侍郎则“掌侍从左右,关通中外”[6],而小黄门又是掌“受尚书事”。这样,宦官便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操纵或干预尚书政务。另一方面,由于承担此等职务的宦官,较之尚书更处于宫廷内层,更接近皇帝,且便于接近临朝的太后,加以皇帝又往往依靠他们消除外戚势力,因此,他们更能控制皇权。

同时,由于东汉末,太子多年幼即位,太后临朝,不便接触大臣,不得不重用她娘家父兄来协助处理政事,这就为外戚窃取大权造成了机会。实际上,外戚专权也大多是凭借充任侍中,以至大将军录尚书事等内朝官职而得逞的。因为侍中有权审察尚书奏事,能够和尚书一样秉持朝政。但是另一方面,及至皇帝成年懂事,不甘外戚胁持。因而为了把大权夺回到自己手中,就不得不结纳在身边的心腹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在皇帝亲政后,自然又得重用夺权有功的宦官,于是又演成宦官专权的局面。

两次争乱就是上述这种原因的真实体现。梁冀死后,窦武

文档评论(0)

136****23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安全员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7日上传了安全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